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穿越 > 快穿之皇后攻略 > 第256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6页

    刘秀讽刺道:皇后还不是贤后吗?朝中大臣可是好几个人都说皇后贤德呢。

    云熙大言不惭的说:哪个大臣?还真是有眼光,陛下可要奖赏他才是。她的贤后术又不是白练的。

    刘秀又想磨牙,道:你不要威胁阿姐了,朕亲自和你谈条件你还不愿意?多大脸?

    云熙渐渐收敛了轻佻的笑容,叹了一口气,道:妾只是意难平,妾的娘家比不上yīn家,妾心中有数,也就无所谓封不封候,可是太子的辅臣却一个没有封侯,妾就觉得奇怪了,陛下这是不重视太子了?妾心中很是忧虑,这一忧虑就容易胡思乱想,也就没有jīng力管那么多事qíng了。

    刘秀盯着她,缓缓道:你这是为太子鸣不平?或者说是太子来你这里诉苦了?

    云熙垂下眼睑,道:随陛下怎么说。借力打力,她又不是第一次用。

    刘秀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转身离开了长秋宫。

    陶姑姑看着天子一行远去的身影,忧虑道:皇后殿下,陛下会不会迁怒太子?

    云熙随手又摘了一朵花到花篮里,道:不会,南阳集团太多人,占据了大半个朝廷,你说陛下欢不欢喜?陛下啊,一直下不了决定,我就推一把,且看着吧。姑姑,把这篮子花送到东宫,叫太子有空过长秋宫一趟。

    诺。奴婢立即去。陶姑姑惊喜道。自打皇后殿下伤风好了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太子,太子每日过来请安,也只能在长秋宫门口磕一个头,然后黯然的离去。这次皇后殿下主动诏见,太子一定会很高兴的。

    刘疆当然高兴,他一听到陶姑姑的话,立即放下手头的奏折,道:陶姑姑,孤现在就去拜见母亲。

    陶姑姑制止了他,道:太子殿下不必如此着急,奴婢走的时候,皇后殿下正在休息,太子殿下不妨晚膳的时候再去。

    刘疆听到这话,缩回了自己的脚步,道:好,那孤就先等着,等晚上去拜见母亲吧。

    云熙畅快淋漓的运行了几周天的技能才开始沐浴,沐浴完后,陶姑姑也回来了,转述了刘疆的话。

    云熙吩咐道:好,那就叫厨房多做几个太子殿下喜欢吃的菜色。

    陶姑姑欢喜的答应下来,道:是。奴婢这就去挑选。她是看着太子殿下长大的,实在不愿意皇后和太子之间出现芥蒂。

    晚上,刘疆到了长秋宫,恭恭敬敬的给云熙行了一个礼。

    云熙笑着看刘疆眼里的濡沫,的确是孝顺的好孩子,她想想道:太子,功课可有进展?

    回禀母亲,太傅张大人今日夸赞儿臣大有进益。刘疆眼神晶亮的看着她说。

    云熙心道:这是求表扬呢。她点点头,赞许道:太子进益乃是社稷之福,需继续努力。

    刘疆有些得意又有些不好意思,脸色就显得有些滑稽,还好云熙知道小学生的心理,装作没有看见他的矛盾。

    道:陛下今日可对你有指点?

    刘疆想想道:父亲每日都会抽空检查儿臣的作业。今日来之前还让儿臣写了一篇策论。他犹豫了一下,才说:是关于度田的。

    所谓度田,就是丈量土地,其中也包括核实户口。度田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租税和赋役的收入。度田对国家是有莫大的好处,可对于豪qiáng地主来说却是再难。豪qiáng们通过勾结地方官员的方式对这项政策进行抵制。

    豪族大族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而勾结郡国长官,欺压平民小农,并且隐瞒和少报真实拥有的土地和人口。度田的真正目的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田宅逾制,仆婢多匿的现象得不到根本的缓解,反而弄的中下层平民小农怨声载道。

    大汉地方官吏在执行&度田&诏令时,&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完全失去了&度田&的初始目的。特别是京师之地洛阳和帝乡之地南阳,皇亲尤众,&田宅逾制&更甚,但地方官员畏于权势,不敢认真清查。这些问题渐渐bào露,这会只怕刘秀已经生了杀机。

    云熙问:你是如何应对的?

    刘疆道:儿臣自然赞成度田,建议父亲严查,防止下面的人欺下瞒上。

    云熙赞许的点点头,道:太子对得不错,但是却还是要考虑到现实,大汉立国伊始,威信不足,需要尽早防范。

    刘疆心中一惊,道:母亲的意思是有人可能会乘机作乱。

    云熙肯定的说:不是趁机,而是一定。所以太子要尽早准备,为大汉江山尽一份心力。度田事件是刘秀废后的引子。

    光武帝度田三载,多次日食,导致朝堂动乱,天下盗贼四起,严重动摇到了刚刚站稳根基的东汉的统治。面对天象示景,度田造成的忧怖,最终都压在了身为皇后的郭圣通的身上。为了缓解大汉朝堂压力,给度田找借口,刘秀最终废除了皇后郭圣通。

    古代人对日食天生害怕,一般出现日食,皇帝要么下罪己诏,要么就要废后。很不幸郭圣通遭遇了后者,替代了本该刘秀承担的责任。

    这次她是绝对不会让刘秀得逞,也不会让有些人浑水摸鱼的。

    刘疆点点头,拱手道:是,儿臣敬遵母亲教诲。

    母子俩说得几乎忘了时辰。陶姑姑终于忍不住来催,云熙笑道:好了,今日就到这里,民以食为天,先填饱肚子再说。

    刘疆笑得很开心,道:是,儿臣肚子还真是饿了,咦,这味道是儿臣最喜欢的珍珠丸子?

    陶姑姑笑道:是,听说太子殿下要来,皇后殿下特地吩咐奴婢去准备的。

    刘疆笑道:还是母亲心疼儿子。

    宣室殿。

    刘秀听完长秋宫的汇报,沉默了一会,问贴身寺人,道:你觉得皇后这些话,可能比拟吕霍?

    贴身寺人立即退下,大汗淋漓,嘴唇抖动着却不敢说话。

    刘秀起身道:算了,不难为你了,瞧你那害怕样子,下去吧。

    寺人如释重负的下去了。

    刘秀看着天空的月亮,道:就算是吕霍,朕也不怕,最多朕走的时候带走你好了。他都能让丽华和他一同上战场杀敌了,又怎么容忍不了郭圣通和他治理天下呢?再说她还在指点他的儿子呢。太子越是长进,大汉江山才会越长久。

    此后几天,刘疆按照云熙的吩咐,密切关注着度田事件。

    刘秀果然杀了十余名与豪qiáng勾结的地方官员,于是郡国大姓纷纷起兵叛乱。面对这种qíng况,刘秀一方面派人宣召,让贼人相互检举免罪,另一方面对地方长吏逗留、回避、故纵等罪进行赦免,调动他们平乱的积极xing。同时派太子刘疆出京督查。

    长秋宫。

    陶姑姑泪流满面道:殿下,为何不阻止太子殿下呢?现在外面乱得很呢。

    云熙垂下头道:鸟儿总是要离巢高飞的,玉不琢不成器,疆儿只有亲历,才会真正长大。

    陶姑姑见云熙主意已决,只好闭嘴。

    刘疆走后没有多久,刘秀就委任太子太傅张湛为太仆,掌管大汉军马粮糙;太子讲师郅恽为大司农,掌管大汉财政开支,军国用度。这两个东宫官员出任这两个重要位置,摆明了天子对太子的支持和信任。

    之后没有多久,刘秀再次封太子河西辅臣集团的河西大佬窦融为安丰侯,同时以&度田不实&,诛杀河南郡守十余人,并下狱包括南阳近臣刘隆。至此,权力的天平逐渐向太子刘疆偏斜,此消彼长,南阳集团则被削弱。

    南阳集团拥护yīn丽华,而河西集团肯定是支持皇后郭圣通,有眼光的人已经能看出一大场风bào即将来临。纷纷想办法避开风bào中心,免得死都不知道。

    这样的气氛就连陶姑姑都感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但是看着她的主子每天悠哉乐哉的,好似外面发生的事qíng半分没有影响。

    可她也知道有些事qíng该说的时候,主子会说。不该问的她也不能问,宫中还有好多钉子呢。

    这日,太阳突然就消失了,眼前顿时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但云熙的眼睛却如同耀眼的星辰,轻轻笑出声:来了啊,等你很久了!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啦,祝美人们看文愉快!

    第164章 光武帝刘秀皇后5

    日食出现时,陶姑姑吓得发抖, 却不忘搂住云熙, 叮嘱她别害怕。

    云熙拍拍陶姑姑的胳膊,道:姑姑, 别担心,如果害怕就去屋里躲着。

    陶姑姑战战兢兢的说:殿, 殿下, 一起进去。天狗太厉害了, 您不要去看, 会吃人的。

    云熙噗嗤一笑,道:姑姑不用管我,我不进去, 我还要看看天狗长什么样呢。然后又叫道:有不怕的,就去替本宫端一盆菜油过来。没有望远镜,弄盘菜油也聊甚无几。

    很快几个机灵的寺人端来了一盆菜油,按照云熙的吩咐放在了长秋宫的院子里。

    云熙凑了过去看着菜油盆里的太阳倒影, 这次的日全食相当厉害的,这都持续半个小时了。然后再五分钟再来一次,共进行了三次。

    她看着长秋宫已经有人向太阳磕头,口中泣不成声,道:天狗爷爷, 请您走吧,奴婢愿意日夜供奉您。

    终于天地大亮,她老远的就听到众人的欢呼声。眯着眼睛, 看向刺眼的阳光。陶姑姑立即跑出来,拿了一个锦帕,道:殿下,快点别看,对眼睛不好。

    云熙接过锦帕,擦拭了一下眼角,道:算了,没有什么看头了,进去歇着吧,也许很快就有一场大戏上演了。

    陶姑姑惊讶道:什么大戏?殿下叫了舞台班子进宫表演吗?

    这个时候的舞台班子和以后的戏班子差不错,只是此时的戏剧还没有形成流派,大部分都是歌舞剧。

    云熙笑而不语。陶姑姑对于她主子这种神秘的行为,早已经免疫了。她问也不问了,转身进去了内室,甩了一句:殿下,奴婢去将长秋宫角角落落都用艾蒿洗洗晦气。

    对于这种迷信的行为,云熙也懒得纠正了,大环境如此,她又不是一呼百应的圣母,即便解释也是白费力气。

    她道:嗯,去吧,陶姑姑,辛苦了。

    陶姑姑叮嘱道:殿下,一会也去用艾蒿写个澡。说完匆匆忙忙的离开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