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历史 > 陛下心中有个白月光 > 第145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5页

    不等淑妃再说,林惜香直接道:你的生母,本宫会想办法让她跟你一起走。

    说到这里,淑妃眼圈瞬间红了,她的生母是董家二房的妾室,董二夫人那人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也就只有她进了宫之后,生母在董家的处境才好些。

    若是能接生母一起走,那她是真的无所顾忌了。

    淑妃朝林惜香拜了拜,这才离开慈元宫。

    走出去的时候,月朗星疏,淑妃竟然觉得这样的天空也格外好看,许是在绝境中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对淑妃这人,林惜香没什么好感,但她对宫人随意打骂,却还能明哲保身,就是有几分聪明的,这事结束后淑妃的路要怎么走,跟她就没有一分钱关系了。

    慈元宫的晚膳刚摆上,祁景乾正巧走了回来,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林惜香对他太过熟悉,自然发现祁景乾有些开心。

    更是让人摆了酒上来。

    两人相对无言,林惜香就明白了,董家彻底完了。

    林惜香让宫人们退下,亲手斟酒递给祁景乾:恭喜陛下得偿所愿。

    祁景乾笑了笑,也给林惜香倒了杯酒,笑道:皇后同喜。

    这话说完,林惜香眼泪才忍不住从眼角滑落,自从知道父亲当年去世的真相,林惜香就一直忍着。

    她当时不能哭,至少不能这样嚎啕大哭。

    那时候哭是弱者的表现,然而现在则是喜极而泣。

    乾哥哥谢谢你。林惜香的小脸皱成一团,哭起来也是梨花带雨。

    只是祁景乾突然没明白林惜香在谢什么。

    谢谢你不告诉我董家的事,也谢谢你在快要摆平董家的时候给了我一个亲手报仇的机会。

    祁景乾将林惜香搂进怀里,很多事他做是一回事,但被林惜香说出来感谢,罕见的有些不好意思。

    自从再见到林惜香,祁景乾就在想要不要把她父亲的死因告诉林惜香,但那个死因又是猜测,若是说了,只会让林惜香背着仇恨生活。

    那个娇气可爱的林惜香,若是背上仇恨,祁景乾怕她不会笑,怕她只着眼仇恨。

    这才瞒了下来,直到董家只剩最后一击,祁景乾才将他的猜测说了出来,再把最后一击的这个刀柄,亲自递到林惜香的手上。

    有时候只有手刃仇人,心里才能痛快。

    然而林惜香看出来,她明白祁景乾为了保护她,又为了帮助她,到底做了多少事。

    林惜香眼睛闪亮亮的,像是藏了无数个星星,然而她眼中最亮的倒影,却是她的爱人。

    这世上再也没有全心全意的爱更让人动容了。

    更别说是自己心爱之人的爱。

    慈元宫的温情简直要把人给融化掉,然而另一边的哭天抢地,也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

    董太师坐在书房,手边是一本他早就看过无数遍的文章,每看一遍,他都会觉得心惊,世上怎么会有这样天赋异禀的年轻人。

    只是这个年轻人,早在六年前就已经死在他的手里。

    爱你们,感谢支持。

    第71章

    走进董家,漆红的大门推了半开,定力不好的奴仆早就忍不住嚎啕大哭。

    他们大多在董家做活了一辈子,如今董家突然失势,年过半百的老奴们忍不住哭泣。

    离了董家他们到底该去哪,该干什么?谁也不知道。

    昨天晚上便有官府的人过来,捉了董家大爷跟二爷,说是结党营私,徇私舞弊,更是参与了买卖官职的案件当中。

    董家那两位一脸懵,自祁景乾坐上皇位后,他们已经收敛了许多,这几天更是不敢再做这种事。

    怎么还是被查到,为何陛下突然开始翻旧账?

    这两位爷被押到官府里,董家是真的乱了。

    如今董家的当家人还是董老太师,但董老太师如今已经快有七十,前些年还好,身体还健壮,这几年不知发生什么,身体竟然是一年不如一年。

    头发早就花白,脸上的沟壑也越发深邃。

    完全不像之前精神抖擞的模样。

    董老太师被祁景乾以身体为由,其实已经不怎么上朝,现在说是董老太师掌家,其实权利的中心,渐渐已经移交到董大跟董二身上。

    故而这两位被官府一捉走,董家的人自然觉得天都要塌了。

    如今唯一的指望便是董老太师。

    从昨天晚上官差来过之后,董老太师一直坐在书房里,董家没人敢去打扰,就连董老夫人都是问了几句,一起退了下去。

    等董老太师再推开门,便已经穿好官服,看样子是准备去宫里了。

    董家这会除了孙辈的,也就只剩下一群女眷,目光殷切的看向董老太师,希望董老太师这次进宫能把董大跟董二救回来。

    她们都是经历过董家最繁荣的时候,那时候董家的人出去,既受尊敬,又让人艳羡,毕竟董老太师手里掌握着无数学子们的命运。

    但说那翰林院,几乎都是跟董家带些关系的读书人,要么是师承董家,要么是董家的远亲。

    也就只有林家跟公孙家出现的时候,才稍稍改变了些格局,但那两个人很快消失,不过董家的声望也不再如往常。

    不管是先皇还是现在的陛下,把科举五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为朝廷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