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穿越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1040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40页

    邱省长也算是一直关注他们。

    知道这几个市开始打的火热之后,笑着摇摇头。和负责这事儿的秦副省长道,“行动力倒是很强。”

    秦副省长道,“边州确实很主动。不过其他市里也递交了这些资料,倒是很为难。”

    “没什么为难的。安州那边是第一个提交的,他们那几个也是立马就展开行动,表态的。这样的城市我不扶持,我对不起那里的老百姓。”

    老百姓争气,父母官也愿意为老百姓使劲儿争取,要是因为省里限制的原因不让他们发展,那以后自己可真没脸面面对那些老百姓了。

    “这次站点,安州算一个。说实在的,要不是边州条件恶劣,我更愿意给边州。”

    他说着,笑着摇头。

    秦副省长则听出来了,领导这是真的看中边州的那位苏青玉同志呢。

    还别说,这履历确实也太漂亮了。

    火车站点建设的公告是在年十一月才下来的。

    这期间还提交到了首都相关部门审核,这才最终确定的。

    这公告一下来,让一只关注这些消息的领导们都松了口气。可算出结果了,不用伸着脖子看了。

    对于安州领导来说,就不知道松口气了,简直喘上了。

    上上下下一片喜气洋洋的。公告一出来,姜市长就立马给苏青玉打电话报喜。

    赖书记也给徐书记打电话了。

    徐书记道,“我们也刚刚得到消息了,恭喜恭喜啊。”

    “同喜啊,哈哈哈哈,以后我们边州安州可真是一家人了。”

    经过这次‘并肩作战’,大家还真的产生了战友情了。比以前那种互相不熟悉的状况可好太多了。

    和这边互相报喜气氛相比,苏青玉和姜市长这边就显得严肃多了。

    苏青玉也就是笑了几声,就立马认真的和姜市长分析接下来的安排了。

    站点定下来了,但是也不算成功。还得建设呢。

    建设的事情有上面安排,但是咱们可不能干等着,准备工作得赶紧做起来。

    比如站点地址确定之后,仓储也要修起来了。运输组织也要提前的拉班子了。

    宣传工作也要赶紧做起来了。

    可别小看这宣传工作,要是火车站建设起来了,知道的人不多,那不就没多少人流量吗?

    另外就是几个市也要提前去找市场了,然后开始规划来年新春的农作物种植计划了。

    这样一来,等路通了,这站点不就能立马用上,立马往回收成本了吗?

    苏青玉这么一说,倒是让姜市长兴奋过头的心立马平静了,觉得这都是紧要的事情。

    “青玉同志啊,你对我们安州的帮助,我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这没得说的。以后边州有什么需要,我们肯定也是鼎力相助。”

    “都是兄弟城市,客气什么。我也盼着大家一起富裕呢。”苏青玉客气道。

    话虽如此,姜市长心里还是门清,觉得以后还是要找机会拉边州一把。要不然这人情不好还。

    ……

    安州建设火车站的事儿在边州也传开了。

    当然是苏青玉故意传开的。

    也是为了给边州的老百姓们信心。告诉他们,边州一直在进步,希望他们更有信心。

    另外也是让一些聪明的老百姓提前做好准备,抓住机遇。

    于是边州老百姓们都知道了,隔壁的安州要建火车站了。

    那可是火车啊,听说可以跑的老远了。人还能在里面睡觉。拉货能拉特别多。

    虽然火车站在安州,可咱边州已经和人安州谈好了条件了。

    路也修起来了,从边州去安州一个小时都不到。

    而且过桥过路费都免了。

    这不就相当于咱边州自己修了一个火车站吗?咱从市里开车去下面镇上,也需要一个小时呢。

    很多老百姓还没意识到这个火车站带来的影响,可一部分随着市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老百姓却太明白这个火车站的好处了。

    这意味着以后他们的药材生意运输成本下降了。

    未来在价格和时效上面更有竞争力。

    特别是药材批发市场里面的这些商户们,更是议论的热闹。

    有了这个火车站,以后外面的人来批发市场更方便了。他们生意也更红火。

    他们想出去卖货,也更方便。

    一群关系好的商贩们还各自炒了菜,打两斤白酒,庆祝这件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的事情。

    李学文笑着举杯,“要我说啊,咱这第一杯得感谢市领导们。咱这边州条件建设不了站,市领导愣是把邻居家的给咱争取来了。”

    旁边一个爽朗的老大姐道,“哈哈哈,说的有道理,感谢是领导们的努力啊。也不知道市里怎么谈的,给咱们谈了这么多优惠。以后咱们去那边还有免费的仓储用呢。”

    “我都想去安州开分店了。”

    “有时候想想,这些年真亏了咱们政府了。一步步的扶着咱们站起来,给咱找路子,培养本领。还给我们创造好条件。”

    有人说着,感慨的眼睛都有些红了。

    都是穷苦人家出来的,什么苦日子都过过。

    要不是政府帮忙,他们都没想过能有今天。

    现在在这里开店的,家里生活都是明显发生改善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