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穿越 >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 第297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97页

    沈羲和升官了,顾筱还封为诰命夫人,意外之喜,的确是意外之喜。

    周氏赶紧拉拉顾筱的衣袖,“小小,快接旨。”

    顾筱抬起头,看了眼周氏,又看了眼沈羲和,那些诰命夫人无一不是二三十岁,气度大方的,她才多大。

    便是想过沈羲和升官,皇上会诰封,也是给周氏,毕竟周氏是母亲,年岁也大,没想到是给她的。

    “臣妇接旨。”

    沈羲和:“微臣接旨。”

    接完圣旨,沈羲和扶着顾筱站起来,一家人站起来,

    张宝忠弓着腰,把圣旨放到两人手里,“沈大人,官宅还在修葺,八月才能搬过去。官服和吉服礼部尚在赶制。”

    顾筱快生了,自然要等孩子生下之后再量尺寸,做衣服。

    顾筱给张宝忠塞了一个分量十足的荷包,张宝忠没有推辞,笑着收下了。

    这可不是贪污受贿,不过是辛苦跑腿钱而已。

    张宝忠把赏赐留下,带着宫人去下一家宣旨,朝堂官职变动,有不少人升职,天是换了。

    等张宝忠一走,沈家人围着把圣旨看了一遍,家里有四份圣旨了,这都是以后能留着做传家宝的。

    周氏笑着道:“好,好,好事,咱们晚上吃的好的,都高兴高兴。”

    升官还有赏银,这是这些日子以来听过的最好的事。

    陈氏她们也高兴,欢欢喜喜地应下,“一会儿让二娃买肉去,再卖两条鱼,去酒坊打两壶烧酒,我们也跟着热闹热闹。”

    尘埃落定,沈二娃立刻找陈氏拿钱,带着二丫出门买肉去。

    陈氏摇摇头,声音带了几分无奈,“多大人了,一点都不稳重。”

    郑氏摸摸肚子,小叔子的事她不好插嘴,但她知道,陈氏对沈二娃心里还是满意的。

    沈二娃今年十六,二丫十四,到了该议亲的时候了。

    沈家越过越好,以后的亲事也会越来越好的,不用担心。

    李氏道:“二娃你可给相看了?他三叔升了官,可以放高点。”

    陈氏道:“哪儿有,他跟大娃学,也想去外面闯荡,心根本不在家里。”

    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陈氏想拦也拦不住。

    看大娃从只会算账跑堂的臭小子变成能够顶天立地的男儿,而不是看着家里有钱就去胡花乱花的纨绔,陈氏心里挺骄傲的。

    哪怕以后他们两个不赚钱了,孩子们也能把日子过下去,这就行了。

    李氏笑道:“去外面历练历练也好,你看大娃,都是个大人了。”

    “这倒也是,大丫怎么样,日子过得可好?”

    “挺好的,前阵子在街上遇见,我看她气色不错。”

    日子过的好不好,看人就能看出来,面色红润,眼里有光,日子过的指定好。

    李氏就这两个女儿,三丫嫁人还有十多年呢,她不急。

    陈氏笑道:“那就好,离得近,让大丫常常回来。”

    李氏面色微苦,出嫁的女儿哪儿能常回来,便是沈家也是这样。

    不过她还是点了点头,“我知道,娘也总问,估摸着是想大丫了。”

    两个妯娌去菜园子里摘菜,豆角黄瓜,家里人多摘的也多。

    她俩做饭越来越好吃了,跟顾筱学,很难做不好。

    夏天天长,晚饭吃的也晚,顾筱在屋里看圣旨看了好久。

    “我是不是也有俸禄了?”顾筱都快把圣旨背下来了,年前沈羲和还说宫宴烟花好看,今年她就能去看了。

    沈羲和点点头,“嗯,虽有俸禄,却无实权。”

    顾筱:“我要实权有什么用,有银子拿就很好了,就是我这肚子大,等孩子生下来,一时半会儿也小不了。”

    大肚子,全是肉,脸上肉也多。

    沈羲和白日不在家,她肚子大不方便,吃的东西都是周氏陈氏她们给做的。

    排骨丸子,鸡鸭鱼肉,一点点就胖了,顾筱还控制着少吃,就怕孩子长太大不好生。

    反正周氏把她照顾得很好,来沈家,她心里安定。

    沈羲和认真道:“身体最重要,不过生完之后可以喝少油的汤补身子。”

    只是沈羲和新官上任,事情指定少不了。

    有舍有得,慢慢平衡。

    顾筱道:“知道啦,娘在街上买了两个砂锅,说给我煲汤喝,我哪儿喝的了那么多。”

    周氏总拿她当孩子,还问过家里要不要请几个人。

    说是请人其实是买,顾筱说看看,要是忙不过来就买两个婆子回来。

    干粗活,家里有余钱,洗衣劈柴挑水的活可以找人做,其他的都做惯了,也不习惯有太多人。

    周氏对顾筱自然没得说,有周氏在,沈羲和放心,“你想吃就吃,不想吃给我留着。”

    顾筱:“那就还和以前一样!”

    怀孕的时候周氏做了不少吃的,顾筱吃不完的就给沈羲和留着,然后说是自己吃的。

    “对了,新的宅子在哪儿?”顾筱要做月子,八月份修葺好,正好搬家。

    沈羲和道:“在城北的玄武街上,离都察院很近。”

    这座宅子原是郑昭名下,按江南风格修建,分为前院,花园,后院,花园极大,水榭楼台,后院有五个小院子,每个院子都有正屋厢房书房厨房,整座宅子占地近十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