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穿越 > 穿进男频搞基建 > 第360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60页

    虽然他不知道沙发是什么。

    楼喻愣了一下,忽然又噗嗤笑出来。

    总觉得从一个古人嘴里听到这个词,相当有喜感。

    他一笑,霍延便也跟着一起笑。

    楼喻察觉到他不对劲,遂道:“你去洗澡,我有些累,先睡了。”

    他确实困乏到不行,无力再招架霍延的热情。

    霍延自是心疼他,立刻退离,低哑着声音道:“好好休息。”

    轻步离开卧室。

    翌日一早,楼喻醒来时,冯二笔和霍延已备好早膳等候。

    雨还未停。

    楼喻心中略有不安。

    他匆匆吃完早饭,便赶去总衙,向吕攸确定庆州的河堤是否稳固,水位是否超过警戒线。

    得知一切尚在可控范围内,他才松了一口气。

    “殿下,营中上报,段衡有急事求见殿下。”

    楼喻问:“他现在人在何处?”

    “尚在军营。”

    楼喻颔首:“那就带他过来。”

    不久后,段衡匆忙而入,恭敬行礼后,直截了当道:“殿下,下官见这雨连续不断,心中实在难安。”

    楼喻心头忽地一跳,“你是担心湖州?”

    “殿下英明。”

    段衡见他反应这么快,虽讶异,但更多的是惊喜。

    他接着道:“下官不知湖州是否也下着暴雨,不过依过往年月来看,汛期时湖州的确容易发生水患,殿下可否派人……”

    话音未落,门外突然有人来禀:“殿下,湖州有急报!”

    楼喻和段衡对视一眼,心中皆升起不祥的预感。

    “入内详禀!”

    来禀报的是杨广怀。

    他刚收到湖州送来的信件,信是沈鸿写的。

    “殿下,沈鸿来信,言湖州大雨,恐堤坝有失。”

    信从湖州送来尚需时间,或许沈鸿写信的时候湖州还没出事,但现在却说不定!

    楼喻当机立断:“传急令至湖州,命沈鸿、方焕尽力稳固堤坝,阻截水患!着李树、周满率庆军听其指挥,务必将河水牢牢拦在河道里!”

    “是!”

    杨广怀立刻领命下去。

    楼喻又转向段衡,郑重道:“段知府,你是湖州的父母官,对湖州的情况比任何人都要了解,现在我命你即刻赶往湖州,力保百姓安危,你可愿意?”

    段衡感动莫名,热泪盈眶。

    “属下愿往!”

    楼喻又道:“你带上裘光一起。湖州府的驻军目前更听你二人指挥,我希望你们能够调动他们共同抵御水患!”

    “谨遵殿下令!”

    段衡忍不住落下泪来。

    “别担心,我会迅速安排物资运往湖州,有这么多人在,湖州不会有事的。”

    楼喻以为他是因担心湖州安危而哭,遂温声安慰道。

    却不料,段衡突然俯身跪地,行稽首大礼。

    他不是因湖州而哭,他是因湖州有这样的英主而哭。

    湖州经历过那么多磨难,却不曾拥有强有力的后援。

    乍然碰上楼喻,仿佛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后盾。

    楼喻愣了一下,随后坦然接受。

    段衡走后,楼喻立刻下达命令。

    “征用市面上所有麻袋,全部运往湖州!”

    “纺织厂暂停一切活计,全力纺制麻袋!”

    所有人都动员起来。

    这厢,段衡和裘光冒雨快马赶往湖州府。

    湖州的河段弯道较多,常有泥沙淤积,河床逐年抬高。

    但堤坝建设一直跟不上。

    连续几日暴雨,湖州境内的河道水位暴涨,已经超过警戒线,要是再往上涨,恐怕就要漫堤了。

    一旦有哪一段堤坝不坚固,被水力冲垮,那等待湖州的,将是一片汪洋。

    沈鸿和方焕这几日忧心如焚。

    他们试图向湖州的老百姓征用麻袋、木头之类的用具,用来预防河流决堤,但湖州的老百姓不怎么信任他们,不是很配合。

    他们只好向李树和周满等人求助。

    周满心比较细,他见这雨一直不停,心中也隐有不安。

    总不能殿下让他们驻守湖州城,到最后交一个洪水泛滥的湖州城上去吧?

    他便做主道:“我先带人砍些木桩,沈大人既然已经写信送往庆州,就不必太过担心。”

    沈鸿拱手道谢。

    于是,湖州老百姓眼睁睁看着庆军冒雨砍树。

    周满带人将树干劈成一个个木桩,每个木桩都有一端被削尖。

    庆军沉默的身影在雨幕中显得格外坚韧。

    湖州老百姓看着看着,心便揪了起来。

    “沈大人他们征用麻袋,是为了防止洪水吧?”

    “要不咱们就交上去算了。”

    “谁知道到底有没有洪水?要是没有,咱们交上去的袋子还能拿回来吗?”

    对于老百姓来说,一个麻袋也是好东西。

    “要是洪水真来了,你到时候连庄稼都没了,还要么麻袋?”

    “我看这雨下个不停,怕是真会发洪水。”

    “要不,咱们就去交了吧?”

    “走走走!”

    百姓中有明事理的,自然也有顽固不化的。

    即便如此,沈鸿也拿到了不少麻袋。

    他立刻组织人装上一袋又一袋泥土和砂石,运往堤坝附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