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穿越 > 穿进男频搞基建 > 第373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73页

    不管怎么说,楼喻单凭广告费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转眼秋收毕,丰收的喜悦盈满庆、沧两州百姓心间。

    秋收后,不少工程都得开工。

    修路、建仓储基地、建湖州水利、疏浚河道、加固堤坝等等等等,需要无数的劳工。

    好在八州在手,劳工并不缺。

    更何况,还有其他州府前来讨生活的百姓呢。

    就在这时,太子广发诏令。

    诏令大意是:史明那贼窃取了咱们楼氏江山,大家同为楼氏血脉,怎能眼睁睁看着江山被贼寇践踏?请诸王随孤一同勤王!若是勤王成功,诸位皆为楼氏功臣,孤必铭诸肺腑!

    诏令盖上太子印玺,被送至各个藩王府,尤其是庆王府和越王府。

    越王收到诏令后,找门客商议。

    “太子明知我之前反了,他还发布这个诏令是脑子坏掉了吗?”

    门客道:“他背靠西北军,有所依仗,若是咱们不应,届时或成众矢之的。”

    越王知道这个理儿,可心里面还是郁闷得紧。

    “他这诏令也太虚伪了,什么叫‘铭诸肺腑’?咱们辛辛苦苦给他勤王,结果什么都得不到?”

    居然连个承诺都没有!

    门客道:“太子就算这样,也占据着大义,若真勤王成功,等王爷自己开口,便落了下乘。”

    越王觉得憋屈,不由嘀咕道:“不知道楼喻会怎么做。”

    庆州总衙,楼喻让人叫来书坊管事。

    待管事来了,他随手将太子诏令递给他。

    “新一期报纸,要闻写庆州工匠帮助湖州兴修水利、重建堤坝;时事写太子号召诸王随他一同勤王;至于笔墨官司,你这样写……”

    管事一一记下,奉命唯谨。

    太子诏令下达不久,《庆州旬报》又出一期。

    越王嘴上虽骂,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他边用早膳边看报纸。

    看到“笔墨官司”这一栏,差点气炸。

    “什么狗屁玩意儿!”

    越王妃默默换了一个远一点的座位。

    “这像话吗?什么叫太子是正统,咱们藩王就应该帮他勤王?这他娘的也就罢了,凭什么勤王之后,咱们藩王就得恢复旧制各回各家?都他娘的给你勤王了,竟连一点好处都不给!”

    其实僵持到现在,越王也疲了。

    从目前的形势来说,三方合力助太子铲除反贼,是最合适的选择。

    越拖下去,只会让史明越发势大。

    江山在楼家自己人手里,总比在外人手里好。

    越王本无反心,只是正乾帝近些年来胡作非为,搞得大盛江山乌烟瘴气,且有变本加厉的趋势,实在令人不齿。

    后来正乾帝为夺藩王兵权,任由国事蜩螗、四方云扰,这才促使越王下定决心举兵起事。

    结果一不小心,江山就被史明那厮夺了去。

    这种情况下,他们楼氏子孙当然不能再内斗,而是要一致对外。

    越王想当皇帝,天然与太子对立,但为了大局,他可以先一同勤王,把史明干掉再说。

    可太子的诏令摆明了没有诚意。

    笔墨官司上的这篇文章,只说太子是正统,藩王有义务勤王,却没说藩王能得到什么。

    去他娘的!

    楼喻为什么会让这样狗屁倒灶的文章出现在报纸上!

    难道他要放弃皇位,打算助太子登基?

    不对!一定有哪里不对!

    他将文章反复看了好几遍,看到“太子仁德厚世”、“太子定会成为一代英主”、“太子不会苛待功臣”等一带而过的语句,不由福至心灵。

    越王猛地大笑出声,早饭也不吃了,抓着报纸就往书房跑。

    不是笔墨官司吗?不是欢迎投稿吗?

    他也可以写文章!

    越王明白了楼喻潜在的心思,却依旧乐意入这个套。

    能给自己谋利的事,为什么不做?

    他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文章,又仔细修改一番,心中甚是满意,立刻着驿使送往庆州。

    天下跟越王同样想法的不在少数。

    实在是太子的诏令确实模棱两可,毫无诚意。

    怎么着,你让人出兵勤王,半点好处都不给,真当自己是皇帝啊?

    就算是皇帝,也要论功行赏吧?

    你一句“铭诸肺腑”就把人打发了?

    人家缺你一句肯定吗!

    没人是傻子,但偏偏有人将别人当成傻子。

    楼喻看着投稿的信件,不由跟杨广怀失笑道:“倒是有些对不住太子了。”

    “殿下言重了,”杨广怀道,“您这般倒是帮了太子。”

    其实太子没那么蠢,也没那么小气。

    他若当上皇帝,根本没必要对同族的藩王抠抠搜搜,反正都是楼家的。

    小气的人,恐怕是野心勃勃的汤诚。

    汤诚想要天下,势必要为自己的未来消除隐患。

    他不希望楼喻和越王势大,这会给他问鼎天下造成极大的阻碍。

    所以他不想给越王和楼喻承诺。

    太子就这么背了锅。

    按理说,太子占据大义,就算藩王们不满,也不会在这时候翻脸,毕竟大家继续互相牵制也没什么意义,一同勤王已经成为他们之间的默契,端看谁能笑到最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