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穿越 > 穿进男频搞基建 > 第400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00页

    霍延望着两人,坚定说道:“此事殿下尚且不知,我先与你二人商议。”

    “您说。”

    “我猜测,此事乃汤诚从中作梗,他意图用流言逼迫我疏远殿下,从而剪除殿下羽翼。”

    霍琼眼中闪过一丝厌恶。

    “恶心又歹毒。”

    霍煊愤愤道:“狼子野心!”

    霍延继续说道:“殿下的救命之恩、知遇之恩,咱们霍家不能忘。若是仅仅因为流言便放弃报恩,与白眼狼又有何异?”

    “可是我想了很久,也没想到可以消除流言的方法。”霍琼忧心道,“不知小叔打算用什么法子?”

    霍延注视着他们,坚定道:“我决定辞去霍家家主的位子,用一辈子报答殿下的情谊。”

    “小叔?!”两小异口同声惊呼。

    霍延伸手压下他们后续的话。

    “我意已决,你们不必再劝。”霍延神色温和道,“日后霍家就靠你二人光耀门楣了。”

    霍煊急切道:“小叔,就没有其它法子了吗?”

    霍琼心思通透,瞬间明白霍延的用意。

    “小叔,你这么做,是为了殿下吧?”

    霍延闻言却笑道:“也是为了我自己。”

    他道:“阿琼,阿煊,请原谅小叔自私这一回。”

    他想永远陪在楼喻身边。

    霍琼颤声问:“可若是殿下日后有大造化,你该怎么办?”

    她不是不信殿下的为人,但很多时候人都是身不由己的。

    霍延道:“我信他。”

    他想用自己的下半辈子赌上一赌。

    一旁的霍煊早已傻眼。

    他只觉得好突然,霍家的门楣怎么就要靠他和阿琼了呢?

    他还小啊!

    “小叔,咱们本来就是要报恩啊,不一定非要辞去家主之位吧?”霍煊做最后的挣扎。

    霍延摇首道:“霍家家主要顾虑的太多了,我不愿这些成为我和他之间的阻碍。”

    即便这次可以用其它方法解决,那以后呢?

    只要他还是霍家家主,他就必须得承担霍家的使命。

    就像阿琼担心的那样,很多事都将身不由己。

    他不愿看到那样的场景。

    霍琼红着眼眶道:“小叔,不管以后如何,你都是我们的小叔。”

    霍延笑道:“多谢。”

    十二月初七,广德殿内,楼秉和朝臣商议完朝政大事,忽有官员出列道: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楼秉:“说。”

    出列的是新晋御史窦平。

    窦平道:“启禀陛下,近日有关东安王和霍家主的流言甚嚣尘上,微臣以为,流言伤及东安王和霍家主的名誉,应及时平息。”

    楼秉不由看了楼喻一眼,问窦平:“什么流言?”

    “陛下,此事涉及东安王和霍家主的名誉,微臣不便说。”

    楼秉:“那便不必说了。”

    窦平:“……”

    朝臣:“……”

    最近《京城日报》人手一份,大家都明白这个流言是什么。

    其实在场之人没有一个是相信的,毕竟不管从身份上还是性情上,霍延根本不可能自甘堕落,沦为“娈侍”。

    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窦平倒是有几分倔强,义正辞严道:“陛下,臣以为,东安王和霍家主皆为大盛功臣,若是任由流言污蔑功臣,岂非让人寒心?”

    楼秉问:“那依你之见,该如何?”

    “陛下,臣以为,遏制流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流言不攻自破。”

    楼秉饶有兴致问:“怎么样才能不攻自破?”

    “陛下,微臣以为,流言之所以一直存在,就是因为东安王和霍家主经常同进同出、过从甚密,让大家产生了误会。”

    “嗯,有道理。”楼秉颔首。

    窦平更来劲了。

    “陛下,霍家既已被平反,霍家主在之前勤王之战中亦立下战功,不如让霍家继续为朝廷效力,如此一来,岂非两全其美?”

    既安抚了被害功臣之后,又能够让霍延离开楼喻。

    毕竟楼喻不可能一直待在京城。

    他是东安王,东边八州才是他应该待的地方。

    楼秉点点头,转首问楼喻:“东安王觉得如何?”

    楼喻自谦道:“陛下,这种流言我本没放在心上,不过方才窦御史所言确实有几分道理。”

    朝臣心中俱是一抖,窦平更是额生冷汗。

    每次东安王反驳汤将军之前,都会先说一句“言之有理”,众人都产生了应激反应。

    大家都等着他的“但是”。

    楼喻继续道:“此事霍延也是受害者,不如也听听他的意见?”

    众人:咦?居然没有反转!

    楼秉便道:“召霍延。”

    霍延入殿还有一番工夫,大家总不能干等着吧?

    汤诚忽然出列道:“而今逆贼史明已诛,但天圣教还有数万余孽,不知该如何处置?”

    几万人不可能说杀就杀,朝廷斩了一些大小头目,剩下的小喽啰还不知道往哪塞呢。

    有人提议充军,有人提议服徭役,吵来吵去都没有一个结果。

    若是数万人去充军,总得管饭吧?朝廷一时间拿不出这么多粮食,边镇驻军也没有能力接收。

    服徭役是个好办法,但这些人本身就不是安定分子,若是到时候用所谓的教义蛊惑底层徭役工人,再次掀起风浪谁负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