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穿越 > 穿进男频搞基建 > 第466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66页

    他们在战场上杀敌,难免仪容狼狈。

    反观霍统领,回来后便整发换衣,依旧容颜俊美,端正雅致。

    臭美一道上,他们比不过。

    霍延问:“可要传信至庆州?”

    “当然,”楼喻颔首交待道,“明日入京落定后,立刻传信回庆州,让王府、总衙副部及以上官员做好入京准备。”

    “是。”

    五月廿七,庆军从桐州昌奎拔营,于金轮照耀下向京城进发。

    旌旗蔽日,刀戟遮天。

    浩浩荡荡的队伍如长龙般奔涌蜿蜒。

    京城已无守将。

    老百姓们壮着胆子爬到城楼上,极目远眺。

    他们从早看到晚,从清晨站到黄昏,从东方鱼白等到金乌西坠。

    终于——

    猎猎旌旗映着漫天霞光而来。

    “庆军来了!庆军来了!庆军来了!”

    “是东安王啊!是东安王啊!”

    “快!咱们快去迎接!”

    “开城门!快开城门——”

    如火星溅入油锅,人群瞬间沸腾起来。

    他们激动地奔下城楼,大开城门,秩序井然地涌至城外。

    京城中尚存一些官员。

    他们本就忠于朝廷,知道东安王乃天命所归,便召集百姓于城外排起队伍,并组织乐队列好阵仗。

    当最后一缕光芒消失于天际时,他们等来了浩然正气、锐不可当的庆军。

    军队中,一抹明黄帅旗格外夺目。

    其上硕大的“安”字庄严华贵,气凌霄汉。

    “真的是东安王啊啊啊啊!”

    “快!快奏乐!”

    霎那间,锣鼓齐鸣,响彻苍穹。

    他们听说了,启州当初就是这样献城的。

    京城总不能连启州都不如吧?

    城外百姓分列两旁,尽皆击掌喝彩。

    庆军于城外三百步驻足。

    京城官员立刻跪地齐呼。

    “请东安王应天受命,出震继离!”

    “请东安王匡扶社稷,肃清朝野!”

    “请东安王端本溯源,整顿乾坤!”

    三声请愿,足以震撼人心。

    百姓皆俯跪于地,行面圣大礼。

    片刻沉寂后,数百人马簇拥一人来到阵前。

    众人忍不住抬首去看。

    东安王骑在马上,麟凤芝兰,贵不可言。

    “汤贼伏诛,奸宄已除,尔等不必再受兵戈扰攘之苦,都起来罢。”

    东安王声音清越,语调雍容,如冬日一盏温茶,瞬间抚慰众人惊惶日久的内心。

    竟有人忍不住泪洒衣襟。

    因为太激动了。

    嘉熙二年五月廿七,东安王楼喻率兵入京。

    百姓箪食壶浆,众官俯首称臣。

    此为——

    天下顺服,四海归心。

    楼喻缓步走向朱红色的宫门。

    宫城内外,残血如墨。

    他踏过烈士的鲜血,穿过禁卫军们奋不顾身守卫的宫门,仰首看向巍然而立的广德大殿。

    星幕苍茫,白玉饮血。

    楼喻拾阶而上。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写完这一阶段了,太开心啦!

    这几章的写作思路如下:

    攻取昆州(为体现庆军强大)→启州献城(为体现众望所归)→劝降桐州(为体现汤失人心)→昌奎终战(是登基的最后一步),这四件事,每一件的过程和意义都不同。

    如果说喻崽登基是高潮,那么这些都是高潮前的必经之路,正是这些一步一步将喻崽推向皇位。

    我本身不怎么接触军事,对我来说,写打仗真的是个难题,给我一个选择的话,我更想一笔带过。

    但我不想辜负喻崽,他在前文那么努力地练兵,到头来如果一笔带过,那么他和那么多人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

    我更不想辜负支持我的读者朋友,我相信更多的读者是愿意一步一步看着喻崽是如何登基的,我得对大家负责。

    所以我硬着头皮去请教军事迷朋友,绞尽脑汁写我本来并不感兴趣的战争,就是为了对这篇文、对大家负责。

    这几章经常有读者朋友很着急很着急,其实我也很着急,谁不想看到喻崽摘取胜利果实的那一刻?

    高潮不难写,难写的恰恰是前面的铺垫。

    所以这几章我都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尽量让自己按照设定好的节奏来写,避免被大家的热情带偏。

    写完这章,我终于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没有对不起喻崽,没有对不起读者,也没有对不起这篇文。

    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不管怎么说,终于写完这一阶段,真的很开心!

    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鞠躬!

    第一百零三章

    “快!这里还有脏!都擦干净点!”

    “哎呀,放歪了,全都重新摆!”

    “红绸不够了?那还不快去买!”

    “龙袍千万不能马虎,都绣仔细点儿!”

    京城上下,全都为登基大典做准备。

    宫门内外的残血已被洗刷干净,整座皇城焕然一新。

    广德殿外的白玉阶重回纯洁无暇。

    尚衣局的绣娘们夜以继日,忙得不可开交。

    京城的百姓也全都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仿佛过年过节般热闹非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