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历史 > 玉金记 > 第639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39页

    他无力安葬父亲,只能自己卖身为奴,用典身前作为父亲的烧埋银子。

    “我家主人要帮你,不用你卖身为奴,只是问你葬父之后还读不读书?”车夫问他。

    年轻人听了忙说:“不读书了,我这个年纪读了书又有什么用?还是早早讨房媳妇,养家糊口为是。”

    车夫听他如此说,便丢了一块五六两重的银子给他。

    那年轻人千恩万谢,车夫却不受他的谢,心里暗笑这年轻人不识抬举。倘若他说一句还要读书,那么就不是五两银子,而是五十两了。

    马车来到玉山公主府门前停下,看门的见附马回来了,连忙迎出来。

    全京城的人都知道这位驸马爷出身寒微,但谦恭好学。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照顾自己瘫痪在床的继母五六年,直到和公主成亲半年后,他的继母才故去。

    驸马如今已是吏部大员,极得皇上器重。

    和之前的那位驸马不同,这一位对公主真是百里挑一的好。

    第547章 公子落发建浮屠

    春愁河畔,晚霞漫天。

    两岸古柳垂杨,映得河水湛碧。

    河上船只往来,多是游河赏景的。

    又快到中秋,风里微微带了凉意。

    有外省进京的人坐在船上,指着岸边的一座高塔问道:“这北岸不都是花楼吗?什么时候多了座塔出来?”

    撑船的艄公闻言捋了捋雪白的胡须,笑问道:“客官怕是近三年都没有进京吧?”

    客人听了一笑,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实不相瞒,我还是六年前来过一次京城,此后因为不太平,便没再进京了。”

    毕竟当初六军哗变,京畿瘟疫,确实动荡过好一阵子。

    “那就难怪了,这座塔是从两年多前开始建的。”艄公道:“如今也才建成没多久。”

    “这是座什么塔?怎么会建在这里?”客人问。

    “虽说塔身上刻了名字叫安息塔,我们却都习惯叫它艳鬼塔。”艄公道:“您不妨听着名字猜一猜。”

    “如何取这么个名字?”客人顿感好奇:“倒像是除祟的。”

    “您刚才不也说了,这北岸都是烟花之地。这塔址上原本是京城最大的花楼楚腰馆,五年前这里失火,里头烧死了几十个人。自那以后就不太平,每逢阴天下雨便有哭声,人们在夜里都不敢到那边去。”

    “这么说这座塔建起来是还真是为了镇鬼的?”客人一副了然的神情。

    “可不是为了镇鬼,是为了超度亡魂。”艄公纠正道:“说起来,这些人死的也怪可怜。”

    “原来如此!这塔是朝廷所建吧?”客人看着那塔巍峨高耸,想必只有官府才有这样的手笔。

    “可不是,官府哪有工夫过问这些事?”艄公呵呵笑道。

    “那是谁建的?”客人忍不住追问下去:“这可是件积功德的事。”

    “是个和尚。”艄公道。

    “和尚……”客人想了想说:“必是哪位得道高僧了。这些人从来一呼百应,只要牵个头,自然有大批香主送上银子。”

    “客人可又猜错了,这一位是个新近出家的和尚,并不是什么有名的高僧。”艄公得意地继续卖关子:“他从出家之日起便四处化缘,就为建成这座塔。”

    “照你这么说,想必是这和尚欠了风流债吧!”客人哈哈大笑起来。

    艄公也陪着笑,没有在解释。

    船只顺水漂流,渐渐地将那座塔抛在了身后。

    安息塔是印空和尚化缘修建起来的,建了整整两年。

    他与别的和尚不同,因为他出家前是身份尊贵的驸马爷,更是百姓爱戴的神医。

    世人或许不知印空和尚,但一定听过兰台公子的名号。

    当年玉山公主对他爱而不得,有大悲寺的无相禅师调停,定了个三年之约。

    等到三年期满,司马兰台依旧心如铁石。

    玉山公主的心也冷了,又何况另一边还有如今的驸马爷嘘寒问暖,伏低做小。

    可说到底总是陷得太深,难以抽身出来。

    最后还是司马兰台说要削发为僧,公主才断了痴念。

    司马兰台果然做了和尚,就拜了无相禅师为师,法名印空。

    这样的结果自然令人唏嘘,但众人还没缓过神来,印空和尚就已经开始四处化缘了。

    楚腰馆自遭焚后便成了一堆废墟,无人过问也无人经营,虽然都嫌弃这里不吉利。

    印空和尚要在这里建塔,按理说应该很容易便募够银两。

    他虽然已经出家,但司马家的势力还在。

    况且就算不外求,单凭司马家想要建成一座塔也太容易。

    就算抛开司马家,光是他自己多年行医,也该有一笔不菲的积蓄。

    可他既没有用自己的积蓄,也不肯收当朝为官的任何人的资助,并且不向同一人化缘两次。这样一来,本来轻而易举的事,就变得不那么容易了。

    可他毕竟受人爱戴,百姓们都记得当年的恩情,虽然没有多的,但滴水成海,积土成山,不到一年便已经凑够了建塔的钱。

    印空和尚不但化缘建塔,更是亲自动手搬砖砌墙,跟泥瓦匠们做一样的粗活。

    不少人都觉得心痛,京城第一贵公子,大夏国的名医,不但出家做了和尚,更要做泥瓦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