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穿越 > 农女福妃名动天下 > 第1781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781页

    山林也出现火灾。

    许多百姓纷纷逃到没有受灾的城池。

    四处涌现了许多难民。

    暴乱严重。

    立夏已过,天气是越发的炙热了,可是天空一直阳光普照,一点下雨的迹象都没有。

    将北溟国国君愁得夜不能寐,吃饭也不香了。

    北溟国皇宫

    早朝上。

    北溟国的丞相进谏道:“陛下,今年旱灾严重,百姓颗粒无收,帝都涌现了无数难民,没有受灾的城池,赋税增了一次又一次,百姓们怨声载道,微臣认为我们应该暂时停止攻打纳兰国,向纳兰国议和,缓过这口气再说。”

    兵部尚书这时站了出来:“陛下上,天灾难以改变,人力无意抵挡,可是纳兰国那边北方出现过一次蝗灾,南方出现过一次水灾,其他城池都没事!更重要的是百余年来,那块土地从来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天灾,由此可见纳兰国就是一块福地。现在只有我们北溟国和东陵国受灾严重,涌现难民无数,难民暴乱,怨天载道,微臣认为,我们可以将这些难民收为兵,稍加训练,率领他们前去攻打纳兰国!他们饿狠了,一心只觉得没有了活路,心存怨气,天不怕地不怕!打起仗来定然凶猛。”

    户部尚书眼睛一亮:“陛下,兵部尚书所言甚是!那些难民饿狠了,根本不怕死,为了抢夺粮食,到处杀人放火,引起暴乱,他们心中戾气甚重,与其让他们这些戾气发泄在百姓身上,发泄在朝廷身上,不如让他们发泄在纳兰国身上!如此说不定我们还能一举攻下纳兰国!这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其他大臣有人反对,有人附和:“陛下,我们北溟国受灾严重国库空虚,已经经不起大战了!为今之计是向纳兰国求和,休养生息,待到养精储锐,来日再战才是正道!”

    “陛下,将难民收归为兵,攻打纳兰国,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纳兰国现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地里的庄稼长得简直可喜可贺!我们只要攻下了纳兰国,北溟国的灾难便过去了。”

    “陛下,万万不可,现在北溟国千仓百孔,因为攻打纳兰国,国库空虚,赋税调了一次又一次,百姓怨声载道,要是不及时止损,让百姓休养生息,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啊!”

    “陛下,那些难民只是想要一口饭吃而已,只要攻下了纳兰国,便有粮食了!为今之计,只有让难民去攻打纳兰国,才能解决难民泛滥的问题!”

    ……

    北溟国国君心里也是认同让难民攻打纳兰国的。

    国库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哪来救济那些难民了,既然如此不如让他们去攻打纳兰国,抢纳兰国百姓的粮食。

    总比那些难民在北溟国生事,制造暴乱好。

    于是为了解决那些难民,北溟国君直接将难民征为士兵,然后派去攻打纳兰国。

    只是他却没想到,两军对战的时候,大部分难民纷纷投降,导致北溟国节节败退,纳兰国几乎是不战而胜,轻而易举的攻下了两座城池。

    那些由难民组成的士兵纷纷投降,跪求纳兰国收留他们。

    纳兰国的新政,分田到每一个百姓身上,每个人都有一分田一分旱地一分宅基地,而且朝廷还提供亩产千斤的粮种,这对百姓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还有,纳兰国这些年只要有天灾,朝廷便赈灾。

    这么多年,纳兰国朝廷未增加过一丝一毫赋税,反而还减过赋税。

    哪怕四国联攻,愣是一分一毫赋税都没有涨过。

    不知道多少别国的百姓羡慕。

    那些难民如何不心动?

    才会投降的。

    于是,至此北溟国已经丢掉大半城池。

    又是一年寒冬至,冷得惊人!

    雪灾又来了!

    北溟国君迫于无奈,无力再战总算向纳兰国求和。

    东陵国也苦撑不住了,见此也发出了求和书。

    第1444章 儿子怎么这么傻?

    纳兰瑾年不是好战之人,因为天灾不断,之前攻下来的城池也有许多难民,纳兰国就算再富有,也难以养战的同时,又养起这么难民。

    而且钦天监夜观星象,说未来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这是纳兰瑾年也曾经发现过的。

    虽然一举攻下北溟国和东陵国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会牺牲更多的士兵。

    天灾不可避免,人祸还是可以的。

    不是说自己的儿子是天下之主吗?

    这大概就是天意。

    他就不插手了。

    纳兰瑾年考虑过了,北溟国国君是非常好战之人,绝对不甘心输掉了大半壁江山,沦落为纳兰国的附属国,成为北溟国千古罪人。

    这是每一个国君都愿意面对的事。

    所以他接下来几年一定会养精储锐,然后再战。

    但是,以北溟国现在的情况,要想拥有足够的实力来撼动纳兰国,太难了!

    国力就是民力。

    北溟国君不是一个会考虑百姓日子过得如何的君主,他必须在他有生之年将北溟国恢复原来的样子,所以未来,那些北溟国百姓估计日子不好过。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既然北溟国的未来比现在更容易对付,他何必要花更多的兵力,物力,让更多的士兵牺牲,来换取一个一统天下的名声。

    他本就不在意这些虚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