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历史 > 黑切白太子的温柔刀 > 第127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7页

    他食指和拇指比划出一个长度,“那就远远的?”

    沈离枝点头,肯定道:“远远的。”

    常喜忧愁之余又觉得欣慰。

    沈离枝肯这样关心太子殿下,可见太子没有白救她这一回。

    所谓有恩得报,更何况是这救命之恩。

    沈离枝捂着唇,轻轻咳着,随着常喜一直走向太子的寝殿。

    寝殿外把守着的不在是普通的东宫侍卫,而是太子最信赖的金乌卫,赵争也在其中,他们就是负责在太子彻底失控的时候制服他的人。

    “沈大人。”赵争在门前把守,看见柔柔弱弱,还带着一副病容的沈离枝出现,黑眉当即拧了起来,“这里不是你该来的。”

    “赵统领,殿下兴许这时候就想见沈大人呢?”常喜为了答应过的事,自然要负责替沈离枝说动赵争。

    “殿下现在不清醒,沈大人进去会有性命之忧。”赵争面目严肃,声音特意着重在‘性命之忧’四个字上。

    这并不是可以玩乐之事,谁都知道现在太子的身边危险至极。

    常喜极容易被说动,轻轻嘶了声,又转头帮着赵争劝沈离枝,“沈大人,要不还是算了……”

    这次不比上回,上回太子好歹还是有自我意识,这一次闹不好,可真如赵争所说,那是要丢性命的。

    “赵统领、常喜公公,我之所以想进去看看,是因为家中曾有和殿下相似‘恶疾’之人,兴许我有办法阻止殿下呢?”

    赵争和常喜都一愣,对视一眼,面上都有动摇。

    沈离枝又乘胜追击,“赵统领还是担心,我就在远处看看,若殿下还能听见我的声音,我才留下。”

    赵争也是一心为主,沈离枝都这样说了,他怎会不心动。

    “沈大人不怕么?”

    沈离枝摇摇头,“我会躲得远远的。”

    趋利避害,她远比人想得会得多。

    赵争紧绷的眉头松开,踟蹰少顷终于松口放她进去,只是因为殿内的人不能过多,不然反而会激起太子的杀意,坏了里面那份平静,他和常喜都还留在外面。

    沈离枝再三保证不会靠近太子,赵争才轻轻打开一边门扇让沈离枝进去。

    里面还留有两个小太监,一个管着太子的药,一个负责给他换降温的冰帕。

    而太子躺在他的床上,沉沉喘息。

    门外的动静两个小太监早有耳闻,因此沈离枝进来,他们只是对她比划了一个轻轻的手势,示意她小心。

    沈离枝的步伐本来就轻,而殿内铺上的织紫锦毯更是消音,她像一只轻巧的狸奴,慢慢靠近。

    “……殿下?”

    因为离着还很远,她的声音轻不可闻。

    李景淮缓缓睁开眼,还以为自己是烧出了幻听。

    “殿下,您醒着么?”

    可第二声远比第一声还要清晰,李景淮转过头,视线半晌才聚拢在远处的一道纤细的身影上。

    竟真的是沈离枝的声音,她怎么进来了?

    沈离枝看见了他转头的动作,“奴婢听常喜公公说了,殿下?”

    她似乎得不到他的回应,就不肯罢休。

    李景淮重新把头转正,仰面躺着,把手背遮住双眼。

    “……出去。”

    一阵椅子被拖拉的声音突兀的在岑寂的殿内响起。

    随后是沈离枝略带歉意的声音:“对不起,可以帮我在这儿点只蜡烛么?”

    她没有出去,反而自顾自得在桌案后坐了下来,要了一只蜡烛点上,一圈光晕照在她盈润的脸颊上。

    李景淮微微侧头,就能看见她的身影。

    不知道她究竟要在这里做什么,一时竟没有再出声撵人。

    为什么还要进来?

    当真是不怕死么……

    随后,李景淮又从指缝里偷瞄到这‘不怕死’的人左右环顾了一圈,又担忧地开口要更多蜡烛。

    两个小太监讷讷道:“可是殿下那……”

    “只要多四根,可以吗?”

    她用那样真挚的微笑,没人能拒绝她。

    两个小太监马上把‘殿下’抛掷九霄云外,一一满足了她的要求。

    别说四根了,李景淮看到了多一倍的蜡烛团团围绕着沈离枝,他眯起眼,痛苦地从那明亮中看向她。

    心中有些猜测,却也不敢全然置信。

    沈离枝似乎知道他这‘恶疾’惧怕什么。

    他怕光。

    蜡烛是用来保护她自己不受他伤害的。

    李景淮被亮光晃得头疼,却自虐般直视着那摇曳的火光。

    宛若是黑暗中希冀光明的困兽。

    “长夜漫漫,殿下一人为病痛所苦,奴婢深感悔恨,今夜就让奴婢来负责让殿下保持清醒,不至昏迷失控。”

    ‘出去’二字压在舌下,李景淮迟疑了。

    沈离枝现在显然也不关心他的意愿,李景淮暗暗冷笑,兴许他当真会和他父皇一般逐渐变得失控罢了,到时候就没人会听从疯子的命令。

    就在李景淮游思妄想之际又听见她的嗓音温润清晰传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②

    沈离枝在背书,背得都是少时学过有关善举、善行、善念的文章,她声音如拂琴拨弦,带着少女清亮而又婉转的音色,娓娓道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