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重生 > 大清六王爷 > 第237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7页

    连洋人都说剃了头发舒服,胡子也都刮干净,看上去年轻了十几岁,也就卫冬、穆克登一开始来尼布楚的那些人不愿意剃。

    布木不只一次说起:“脑袋后面就铜钱大小的头发,剃了又能如何,反正戴帽子谁会注意这些。”真不会享受。

    卫冬咬牙切齿的睨着布木,恨不能就地掐死其人,会不会说话,真到了京城看你怎么辩驳。

    无视卫冬凶神恶煞的目光,布木带着人去集体剃头,马上就要上京了,收拾收拾不能丢宁郡王的脸。

    卫冬气得转身离开,路上遇见迎面走来的穆克登,两人视线相对相顾无言,唯剩长叹。

    穆克登问卫冬:“礼物的事说了?”

    “什么礼物?”卫冬气糊涂了,话一落记起有这么一回事。

    “忘了,你进去说也一样,反正到头来也是你我商量着办。”问不问意义不大,卫冬都已经习惯了,每年的年礼节礼不都是这么个章程。

    “太子一直没有嫡子,四贝勒的嫡子又颇受皇上看重,以往走礼按旧例如今要回去了,总要上点心才是。”穆克登也是为宁郡王着想,毕竟远离朝堂日久,局势变化极大,已经不再是小孩子的宁郡王剃发异服,皇上的心思谁也摸不透。

    “什么意思?”话里有话卫冬听出来了,记起件事,“宁郡王没跟你说这次谁跟着回京?”

    穆克登认真道:“我选择留下,这里的变化一点点亲手搭建起来很安心也很平静。”

    “你可真……”卫冬定定的注视着穆克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这么做有考虑过以后?”

    “家里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况且……”穆克登低叹一声,“跟在宁郡王身边这么久了,远离权力中心再回去不适应反会害人害己。”

    “你认真的?”卫冬吃惊不已,“想清楚了,这一站队皇上那边……”

    “不站行吗?”穆克登问卫冬,“其他阿哥如何也都在你我眼皮子底下,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何况你我已经跟随宁郡王这么久,皇上心如明镜又如何,太子眼里不也照样将你我划归为宁郡王这一派,跑不掉的。哪怕改换门庭做个趋炎附势的降臣,不见得比在这里清静,真斗起来怎么死得都不清楚。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登基绝无可能放宁郡王一马,身边如你我这样的人又岂能置身事外片叶不沾?”

    沉重的不愿意提及的话题终究逃不过面对,卫冬深吸一口气,“既然知道太子的秉性,跟了宁郡王一样没有好下场。”刚才恐吓他要换人,一下子想起倒霉的顾生,邪火蹭蹭往上冒。

    穆克登意味深长道:“我在这里挺好的。”

    卫冬一下子反应过来,“监视!胆子可真大。”服了!

    “那还能如何,左右不过是糊弄了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穆克登早已为将来铺路认定了不后悔。

    “我不行。”有点羡慕嫉妒穆克登,卫冬截断话题,“你忙你的,先走一步。”

    两人没说完的后话各自心里留存许久,希望宁郡王更进一步,亲王甚至于万人之上,这样他们就不用为了小命而胡思乱想瞎琢磨。

    令人遗憾的是,太子的地位非常稳固,即使没了索额图,党羽削掉了一半根基尚在。大阿哥失了明珠做了皇上最为忌惮的事,纵然能东山再起,也已被放逐在外不可能更进一步,除非发动兵变。

    然,大阿哥如今的大贝勒,自从上了一次战场风头没捞到蠢却占了先,别说拉拢军中将士了,大将军福全要不是为了大贝勒,岂能动起弄死宁郡王的念头,一样被埋进了土里。

    其他贝勒、阿哥论家世背景年纪都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对比成长斐然的宁郡王小巫见大巫。

    到现在穆克登看不出宁郡王到底争是不争?若有更进一步的打算就不该偏安一隅,得到更多的权力以及众朝臣的支持才是明确的路线,太迷了,这么多年一直看不清内在,这样的人不单单用可怕二字来衡量。

    第122章 大逆不道 立威

    进了屋, 穆克登提及送礼的事,“太子对庶长子极为看重。”

    “按旧例。”好东西为什么要便宜别人,胤祚吐槽, “礼尚往来,不见太子送多好的节礼, 巴巴的贴上去以为我下套呢。”何苦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好东西直接给康熙, 想赏给谁赏给谁他不管, 胤祚可没兴趣为件礼物闹得人尽皆知。

    “船都准备好,马车搁船上。”新式马车采用活动拼接板,拆装方便不占地方, 只除了马匹,要不是外面买不到现成的马,用驴、骡子太掉价,光带上马车便可,用不着另外备马和草料。

    “是。”穆克登这就去办。

    船不会抵京,而是在半路购置满船的江南丝织、茶叶等物直接出海,与戈洛文带领的船队汇合。

    船队不是第一次出海,两年之内去了十次,早已驾轻就熟不必操心。

    马车装上, 东西挪到马车上去浩浩荡荡赶往京城。

    路修平了胤祚能在马车里看会儿书睡个午觉,偶尔骑马放个风。

    三月初出发, 路上不紧不慢四月下旬才到京城范围。

    路过季勇的地,胤祚派卫冬前去看一眼, 放养的奴才不知有没有叛变。

    半空中一个纸风筝被风带着乱飘, 线的末尾挂在了马车顶部。

    卫冬回来正好看见,上手将风筝取下来,“季勇不在家, 地还是季家的已经播种,问过周边的农户每年秋收长势喜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