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历史 > 太子宠婢日常 > 第345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5页

    热死了。

    岁安拖着自己的刀回来,将刀哐当一声扛起来放桌子上,然后就要解衣裳。

    实在是太热了!她挥刀挥了一下午,早就热的不行,要不是为了让刀更快的开刃,她也要是休息的。

    折筠雾大着肚子,奴才们没有吩咐也不敢进来,春华在外头探头探脑,齐殿卿坐在榻上脱了鞋,自然就是阿昭去。

    他一边让人送水去侧殿,一边替岁安脱外面的衣裳,“你下回也休息休息。”

    岁安朝着齐殿卿的方向看了一眼,“不敢,不敢。”

    齐殿卿抬眸看了她一眼,又低头,就是不说话。

    岁安就委屈的哼唧了一声,然后衣裳脱了一半,也不让阿昭脱了,又哐当一声,将自己的重刀扛起来,再放在地上,拖着走了。

    阿昭追上去,“我替你拿着刀?”

    岁安:“不用,我自己拖的动。”

    孩子们的声音慢慢的小了,折筠雾看齐殿卿,只见他闷笑了一声,吃了一块枣糕,修长的手指头戳了戳,将手指头上的碎屑都甩了去,道:“她真的还小。”

    再长大一些吧,如今哪里敢让她的刀开刃。

    折筠雾想想也是,这孩子的心性没定,是不敢让她的刀开刃的。

    岁安去沐浴,阿昭就等在外面,静静的看着一院子的花草出神。等岁安出来的时候,见他这般,好奇的问,“阿兄,你愁什么啊?”

    阿昭:“愁人多了,人长大了,心思就多了。”

    岁安:“是吗?那我还是个小人,我没心思。”

    但是她也好愁啊。

    她愁她的刀。

    阿爹为什么不给她开刃呢?

    阿昭就想了想,这般道:“你知道,这世上有些人是被迫拿上刀的吗?”

    岁安不懂。

    阿昭:“有些人,没办法了,才拿起了刀,这般的人,一旦有机会,便会想着放下刀。”

    “可你不同,你是主动拿起了刀,你一旦拿起来,就没有再收回去的可能。”

    他摸摸岁安的头,“阿爹虽然给你选了一条路,可是阿爹也给你留了一条不开刃的路。”

    阿昭倒是有些羡慕起岁安,“你是个有天赋的孩子。”

    虽然跟常人不同,但是岁安有天赋,在武学上有天赋,会成为有用的人。

    但是他不同。

    他在整个家里,也算得上平平无奇了,书算不得读最好,武更是不行。

    若不是他占了老大的名头,老大的名头,也算不得一个好储君。

    阿昭有些气馁,结果吃完了晚膳,岁安去旁边蹭阿娘了,求着她给一把开刃的匕首——她也算是知道转弯了。他本来在旁边笑着看,却被阿爹拎到了菜地里面消食。

    阿爹第一句话就是说:“如今,你懂阿爹为什么那般勤勉读书了吧?”

    阿昭啊了一句,然后呆呆了反应过来了。

    阿爹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素来勤勉,也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够聪慧?

    阿昭就笑了。

    原来阿爹跟他一样啊。

    第149章 帝王凶名 一更

    阿昭更加刻苦读书。

    折筠雾扶着肚子,觉得齐殿卿教得不对,他才这般小,不该被教得如此自省焦虑。但齐殿卿却觉得阿昭越来越大,已经到了该做好准备去承担责任的时候了。

    “他是储君,是将来的天子,他做的每一个决定,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要对天下人负责的。”

    “朕让他懂得更多,不是为了让他自律自省,不是为了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是他懂得多一点,这天下的百姓,许就是少受一些苦。”

    折筠雾被说得不敢再抱怨,只好拼命让杨太监多做一些吃的给阿昭送过去。

    阿昭吃了一个月,脸都圆了。齐殿卿见状,笑着道:“别吃了吧?这么吃下去,该要不讨小姑娘喜欢了。”

    阿昭脸一红,他已经懂得一些事情了。

    于是偷偷不吃肉好几天,肚子瘪了一些才松了一口气。而朝堂上,齐殿卿惯常坐在大殿之上,忍着气,听下面的人说渝州的事情。

    渝州的事情虽然他一直说不急不急,但期间林泥成做了一次怪,扰了他的章法,后面他又派了个林泥成同窗的官员去,结果一去两三个月,一点儿消息也没有。每每问起,都是一个推一个,齐殿卿沉着脸,又不能发作,简直气到心口疼。

    齐殿卿回到承明殿,突然冲着折筠雾问,“朕觉得自己已经算走得稳了……难道朕还是走的太着急了?”

    折筠雾闻言递给他一杯茶,“陛下,你心里有答案。”

    齐殿卿叹息一口气,“天下官员千千万,朕怎么就没有一个用得顺手的呢?”

    折筠雾静静的坐在一侧做针线,她如今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她做针线,也是有一下没一下的,所以拿着针线慢慢的摆弄,做了半天,却只行了几针。

    等到脖子不舒服,抬起头,还见皇帝陛下皱着眉,笑着道:“先用膳吧,即便是要跟那些官员生气,也要吃饱了肚子,这才有力气,不然你气恼着不吃饭,他们却大鱼大肉,这事一对比,就更气了。”

    齐殿卿大为赞同。

    他道:“朕一直想着自律严苛待己,这般后世说起朕来,也算得是一个明君,上有君臣佳话,下有帝民同心,可现在想来,这只是朕的一厢情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