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历史 > 稚后 > 第128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8页

    程景颐蓦地笑开。

    宋太后皱着眉,低声呵斥:“皇后,注意仪态,大庭广众之下,做出这等不庄重的举措,这不是丢皇室的脸面吗?”

    赵归雁眨了眨眼,见程景颐这次没有停留地离开了,这才收回手,缓慢地屈了屈膝,“臣妾知罪。”

    临近产期,她如今肚子很明显了,这样下蹲行礼的姿势做得也有些艰难。

    宋太后不满的看着赵归雁,嘴上说着知罪,可脸上的神情可是一点都没有害怕惶恐的样子,她看了一眼她的肚子,默默收回了出口的责骂。

    念在赵归雁替程景颐怀上皇嗣的份上,她总是要宽容一些。

    赵归雁就看到宋太后即使再生气,却也没再指着她,垂着的眼眸掠过一丝深思,她发现了,宋太后对她越来越容忍了。

    尤其是越临近产期,宋太后脾气越好。

    程景颐临行前再三叮嘱她,小心宋太后,更何况,她自己也觉得宋太后不是好人,也没有想要和宋太后虚与委蛇的想法,送完了程景颐,就打算回宫了。

    “太后娘娘,臣妾身子不适,就先回凤仪宫了。”赵归雁说完,也不等宋太后反应过来,就领着宫女离开了。

    宋太后深吸了一口气,眼神很是不满。

    程景颐夫妻二人,简直越来越不将她放在眼里了!

    一旁的妃嫔看着太后与皇后之间火/药味十足,皆是屏息凝神,不敢乱说话了。

    好像自冬猎开始,宋太后与帝后二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太好了。

    以前程景颐还愿意维持着表面的和善,后来,也不知怎的了,就连表面的和谐都不愿意维持了。

    一月一次去寿安宫请安也取消了,这近一年里,也就去了两次寿安宫。

    外面都猜测太后与景和帝不和,怕是母子之间,反目了。

    有人说是因为当初宋太后为了自家兄长封王赐地的事情联合前朝给景和帝施压,这才让母子反目。

    也有人说是因为皇后,宋太后不喜皇后,景和帝为了皇后难得昏庸,多次忤逆宋太后,这才导致母子生疏至此。

    外面传言纷纭,都没逃过皇宫里的主子的耳朵,可却也从没见他们出来澄清。

    渐渐的,这些传闻越演愈烈,热闹看够了,没了谈论的兴致了,这些流言才慢慢沉寂下去。

    淑妃和丽妃是宋太后亲自挑选入宫的人,对于宋太后还算忠心,所以有些内情她们二人也是知道一二的。

    那些说法,不能说全是对的,但也有对的。

    空穴不来风,但她们安分守己,从未说出她们知道的真相。

    丽妃嘴巴甜,对宋太后也不是很害怕,见宋太后气得脸色发青,连忙上前挽住她的手臂,柔声宽慰道:“太后娘娘莫生气了,皇后娘娘如今孕期将近,脾气大一些也是能谅解的,等她生下皇子,您到时候再给皇后娘娘立规矩也好啊,何必急这一时?”

    宋太后也不知道这几个月忍气吞声的次数多了,如今倒也没有刚开始那么生气,只不过她觉得皇后这样的举措是在挑衅她的威严,所以才有些不高兴。

    宋太后斜睨了一眼丽妃,见她一脸讨好的笑容,这才舒心许多,皇后被程景颐护得太好,没见识过宫中险恶,所以才不会对她心存敬畏。

    瞧瞧丽妃,这样子看着多顺眼?

    宋太后目光微移,淑妃触及她沉沉的目光,心尖发颤,下意识也露出一抹讨好的笑,眼底的忌惮飞快闪过。

    宋太后这才满意下来。

    “是,等皇嗣一诞生,皇后也该好好学些规矩了,不然这偌大的皇宫被一个粗俗的人管着,惹天下看笑话呢!”

    ……

    宋太后被人众星捧月地拥簇着回了寿安宫,见宫门口站着一个面容清秀的书童,宋太后脚步顿了顿,旋即脸上满是笑容,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你们都回去吧,哀家这里有客要迎,不方便,你们就都回自己的寝殿吧。”

    宋太后还没进门,就开始赶人了。

    淑妃和丽妃有些好奇寿安宫的人是谁,但又不敢忤逆宋太后的命令,偷偷地往殿内看了几眼,见实在是看不到什么东西,才好奇得不行地离开了寿安宫。

    宋太后拍了拍发髻,轻轻提着裙角,疾步走入了殿内。殿内端坐着一个如松如竹的男子,温润如玉,翩翩有礼,十足的浊世佳公子。

    原是累世公勋,敬王的嫡长子,宋明翰。

    因为敬王成为异姓王,宋明翰的身份也水涨船高,成为王世子。

    宋太后一见宋明翰,那些烦闷情绪一扫而光,她略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翰儿,你怎么今日进宫了?”

    她走上前,抓着他的手,感受了一下脉搏,跳动平稳。又细细地打量了一下他的脸色,见他脸色还算正常,松了口气,又有些担忧地说道:“你身子不好,小心这暑热,在府里待着多好呀!”

    宋明翰这副身子如今只是强撑着,任何风吹草低都能让他染病,平常都是极小心的。

    宋明翰笑了笑,抽回手:“姑姑不必担心,我受得住。父亲随圣驾出了长安,家中无人说话,我就想入宫来看看您。”

    他顿了顿,道,:“您也知道,我活一天,就少一天,不知道哪天就死了,不想憋屈地躺在床上虚度光阴,哪一天我都想活得有意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