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穿越 > 穿到民国后前任满地 > 第329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29页

    那声音宛若一片燃烧着的黑色灰烬,所经之处带起一小撮火焰。

    黎昭不可置信地朝大理石台阶望去,和刚刚下台的黎觉予碰上视线。

    “我恨你!”

    她见到黎觉予的第一句话这个。

    可能是觉得语气平淡不能传达内心情绪,黎昭哭着喊着又重复一遍:“我恨死你了!”

    说完,她掀起病床被子,就往外面冲去。

    黎昭跑走后,徒留满脸疑惑的黎觉予,独自站在原地抓脑壳。

    黎觉予奇怪:“这人搞什么啊,神神叨叨的。”

    第168章 终归上海(31) 李书京挨打(预收加……

    后来赶到后台, 试图护送黎觉予出去的周辰溥,正好看到黎昭怒喊“我恨你!”的场面。

    他刚想安慰黎觉予,就看到那个搞事业搞得如火如荼的女孩,一脸茫然地站在原地上, 满脸疑惑自言自语:“恨我干嘛捏, 又不是我操控的聚光灯。”

    得亏黎昭跑走不在现场, 不然听到仇人说这种话, 都得气死了。

    周辰溥觉得有些诧异,又有些好笑:“你们生来便注定争锋相对, 黎昭又处处不如你,会生气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原来她在跟我比?”

    黎觉予不可置信的反应,比周辰溥还要夸张。

    她心想:这个原主的记忆也太不靠谱了吧!过去得多目中无人, 才会把周辰溥、黎昭、黄夫人这些身边人,全都忘得一干二净…

    这也太傲慢了吧!

    而现在,原主的无礼,害得黎觉予当场背起大锅。

    她尴尬地撇开目光:“没办法,优秀的人就是这样的。”

    “希望这个黎昭能把目光放到别人身上,不然这后半辈子都不会开心了。”

    …明明语气还是那个语气,但从舞台下来的黎觉予, 遣词造句和之前截然不同——这才是周辰溥四年前偶遇的那个人,自信得光彩夺目。

    就是说话的方式,像是小孩子一样。

    周辰溥低眉浅笑:“现在知道自己厉害了?”

    “嗯哼。”忽然, 黎觉予面露极度的可惜:“早点认清这个事实, 昨天我就能大赚一笔了。不要费尔森的遗产, 至少得把改编电影合同签下来…”

    “现在也不晚,我送你去美国大使馆。”

    刚刚才转变好心态的黎觉予立刻认怂:“额,再等等吧, 我再适应一下才说…”

    …

    玛丽.黎觉予登台卡尔登影戏院的事情,当天晚上就传遍全上海。

    不少之前听说有中文歌剧,却下意识不看好,没来的人,纷纷表示后悔莫及。

    天刚亮,就有人跑去打探影戏院的情况:“昨天晚上是怎么回事?不是黎昭主演吗?”

    “黎昭唱得不错,就是年纪轻上台太害怕了,晕倒了。”

    昨天在现场的人,说起昨天的事情就跟说书一样夸张:“当时舞台观众席全都闹哄哄的,大家都吵着要退钱、退票…直到角落中藏着的黎觉予忽然站起身,说她来表演。”

    “哇不愧是百老汇女明星,本领太不得了,一开口,嗓音就跟北大爷养的夜莺那样…”

    北大爷是上海出名的鸟痴狂者,养的夜莺品种昂贵,据说一个月要吃掉一百大洋的鸟食,贵养出来的叫声婉转高昂,如梦如幻。

    用昂贵夜莺来比喻,可想而知黎觉予的歌声有多好听。

    第一个人用夜莺去形容黎觉予,紧接着第二第三人皆是如此,最后没亲身观看舞台的人,居然在口口相传中,将“上海夜莺”这个名号打出去。

    同天上午,申报、大众报主编在烟馆听到这个称号,立刻联系报工去改字。

    当天中午十一点的报纸,首页[上海夜莺]四字印的极大,隔着半米都能看清的程度。

    有身边不听歌剧的普通人,看到黎觉予和[上海夜莺]绑定,当即表示纳闷:“这个黎小姐,昨天报纸不还说她是[时尚标杆]吗?怎么今天又变成[上海夜莺]了?”

    友人看向提问者,仿佛在看某个可怜的土老帽。

    “你还不知道啊,黎觉予副业是开美妆沙龙,但是本业是唱歌剧的。曾经以华夏女高音的身份唱上百老汇,才华特别了得。”

    提问者吓一跳:“天啊,世上居然有这么多才多艺的人?”

    茶馆另一桌幽幽附和,含糊地说:“不止。”

    因为没有主语宾语,所以提问者错以为这句“不止”的意思是:世界上除了黎觉予,还有其他多才多艺的人。

    “谁啊?黎觉予的妹妹黎昭?”

    “当然不是。我说的不止,意思是黎觉予不止是百老汇走红女高音,三国杰出彩妆师,还是现在上海畅销小说《梦》的作者。”

    闻言,茶馆参与聊天者集体惊呼。

    “…这不就是歌剧时尚文豪一网打尽?”

    “这可都是现在最赚钱的行业啊,竟都被一小女子包揽了。”

    最后一句话刚脱出口,说话者就被旁人狠狠敲击了。

    “你这是偏见啊,搞事业的哪分什么男女,我们都要向黎小姐学习啊!”

    被敲打的男人委屈捂着头,却没反驳这一观点。他转头看向留法归来的同桌友人,问:“你之前在法兰西学习,是否有见过黎觉予?”

    从刚刚开始,就在茶馆专心喝茶的西服男人,语气淡淡地回复:“见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