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历史 > 铁匠家的小娘子 > 第14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页

    筐子最下面放着一摞崭新的碗碟瓷器。

    周梨花又心疼起来,忍不住在心中感叹赵归当真是个会败家的。

    但是东西既然已经买了,自然是要用的,她将碗碟和喜果搬到院子。

    客人已经来的差不多了,大多是些街坊邻里,大家也都算不得拘谨,聚在院子里聊得热火朝天,有几个还拿着刺绣,边绣便闲聊。

    客人中也有些男子,他们自然不与妇人一处闲谈,而是聚在另一边。

    周梨花刚从屋子里出来,他们的目光便不自觉地看过去。

    日头出来后没多久又隐去了,今日注定是个阴天。但天色阴沉,却挡不住女子惹人眼的漂亮娇柔。

    她看着不像乡下女子,更看不出半点寡妇的影子。

    若是再穿的华丽些,说她是县令千金也无人不信。

    就这般模样,实在让人无法想象,她竟成了赵归的娘子。

    可惜,可惜了……

    周梨花被一群孩子围堵起来,抢喜果吃。

    她于是只得先把碗碟放在一边,把喜果打开,给孩子们分发下去。

    结果包裹刚打开,她却傻眼了!

    先前她摸着里面小块小块的,又听孙媒婆说过让赵归买喜果的事,自然觉得布袋子里装的就是喜果,心思又全放在被褥和布匹上,也就没抽工夫先打开看看。

    全然没想到,这么一大包东西,根本不是喜果!

    而是比面粉炸出来的喜果贵了不知道多少的饴糖。

    怎么办?

    她觉着自己的心肝都在痛呢。

    怎、怎就能这般败家!

    周梨花又心疼又气,气的想把某个败家的抓过来狠骂一顿,不过很快又泄了气。

    借她个胆子,她也不敢骂赵归。

    院子里一个女子伸长了脖子朝孩子群里看了看,然后朝身旁的人撇撇嘴,“瞧见没,饴糖呢!”

    见对方没应,她又酸道:“咱们当时明媒正娶的成亲,也没舍得买饴糖。不过谁叫咱是正经过日子的呢,可不舍得乱花钱。”

    她身旁的女子只是笑了笑,没接话。

    这人声音小,另一边的周梨花自然是听不见的。

    分发了饴糖后,她转身钻进厨房继续和几个帮忙的妇人忙碌起来。

    但到底心情是没先前好了。

    孙媒婆注意到后,问她:“若是累了,就去一旁歇一歇,这里交给我跟你几个婶子们。”

    周梨花忧愁地叹了口气,然后摇头:“我不累。”

    只是不知该如何管束赵归爱败家的毛病,为此犯了愁。

    赵归回家时带了两坛酒回来。

    周梨花本在厨房择菜,一个妇人忽地指着窗口,喊道:“瞧瞧,咱们小新娘子心心念念的郎君回来喽!”

    周梨花下意识地朝窗外看去,正巧与赵归四目相对,然后她有些害羞地低下头。

    但下一刻她又猛地朝赵归……手上提着的东西看去。

    看上去是两坛子酒。

    她便在心中努力规劝自己:酒是要买的,哪家办喜事都是要备酒的。

    虽说他们婚宴简陋,按她的想法就算不准备酒也合理,但既然买了,也没什么。

    算不上败家。

    这样劝了自己一通后,周梨花心中好受了些。

    不过她原以为赵归会接亲朋来吃酒,却见他只是一人回来。这让她不由想起自己爹娘。

    昨日之所以没让赵归接她爹娘过来,说到底她对父母是失望的。

    她性子自小就算不得泼辣,在爹娘面前更是不敢忤逆半分,可父母送亲那日,她还是忍不住哭着说,往后再不回来。

    她爹气的当场打了她一巴掌。

    不过十两银子,她爹便将她卖给了孙家,给痨病鬼当媳妇。

    说不怨,那是假的。

    可赵归虽然没有父母,但她先前也听说了,赵归也是有亲戚的。

    赵归幼时母亲病去,他爹又被蹲了大牢,他是被玉河村的外祖父家养大的。

    是以昨日赵归说接她爹娘来时,她便以为赵归今日应当会将玉河村的亲戚接来吃酒的。

    她其实有些怕见赵归的亲戚,毕竟她一个寡妇,还花了赵归那么多银子,心中到底有些虚。

    赵家的亲戚没来,她倒是松了口气。

    如今看来,她与赵归倒也算得上是同命人了,都是爹不疼娘不爱的。

    这般热闹到了太阳要落山时总算结束,来客各自离去。

    周梨花开始收拾院子,赵归则挑些重活做,例如等周梨花将从邻居那借来的桌椅擦干净后,他便给人送回去。

    两人虽然全程几乎没对话,却默契的很。

    等一切收拾妥帖,天色已经很晚了,抬起头能瞧见天上的月亮。

    周梨花又进了厨房,将中午剩下的菜热一热。

    好菜早就被客人挑着吃完了,只剩下些寻常地里种的叶子菜大萝卜之类,且剩的也不多。

    吃过晚饭,周梨花点了盏油灯,便一头钻进侧屋里。

    客人上门自然不会空手来,尤其是婚宴这等大喜事,今日上门的基本都带了礼来。

    她在侧屋带了大半个时辰,将礼品规整好,出来时脸上都是带着笑的。

    心想果然城里人就是比乡下人大方。

    乡下人顶多就送些咸菜或是地里现挖的白菜萝卜,好点的送些鸡蛋,若是更亲近些的,也就送只小公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