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穿越 > 郅玄 > 第541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41页

    所以他一直在等,等氏族们集体走出去。

    掌握的土地和资源骤然增多,国人庶人不够分,为统治新土,空缺的位置只能由本国奴隶填补。届时,给予奴隶一定自由和奖励,允许他们拥有土地,就会变得合情合理。

    “此策有利有弊,君侯是否采纳,当慎重考虑。”郅玄道。

    他真心诚意想帮忙,不是要坑赵颢。

    他十分清楚新政策会遇到的阻力,也能预期成功后的好处。一切说得清楚明白,是否要实行,由赵颢自己决定。

    赵颢点点头,将誊抄的竹简合拢,准备召家臣商议。

    此事非同小可,倘若实行,将关乎百年国运,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

    两人在书房坐了整个下午,临近傍晚,才就换地一事达成共识。

    不能说完全合意,却也不算超出预期。

    赵颢愿意交换玉矿,出于实际情况,大部分是荒地。不过荒地会在十年间开垦,不够的粮食将另外补足。

    郅玄接受对方的条件,玉矿之外,还会提供一批农具,将南方的水资源利用起立,促进粮食进一步丰产。

    两人逐条进行商议,最终敲定全部章程。

    落笔的竹简堆成小山,为感谢郅玄相助,赵颢承诺从将来开拓的土地中划出一部分,开垦之后交给郅玄,不计入置换的土地。

    郅玄原本十分满意,等回过味来,猛然一拍大腿。

    将来开垦的土地?

    也就是说现在没有,完全是一张空头支票!

    想清楚这点,郅玄再看赵颢,总觉得眼前这美人狡猾狡猾地。

    本以为自己不是个好人,不承想明眸善睐的美人也成了奸商。

    该怎么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郅玄默默转头,和他无关,有关也坚决不承认!

    第二百八十一章

    赵颢在西都城停留十日,期间和郅玄达成数项合作。

    郅玄提出的土地政策被赵颢认可,大部分采纳。部分条目进行修改,决定在南赵国贯彻实行,速度越快越好。

    两人诸事缠身,难有偷闲时光。

    十日时间内,郅玄共有五日罢朝,称得上是前所未有,为人侧目。

    群臣猜测出内情,大多识时务,严密口风,对此不做置喙。

    郅玄认真反省,无意继续放任自己,决定在赵颢走后约束己身,不能再这样肆意妄为。

    赵颢本打算多留一段时日,奈何飞骑频至,南方旧氏族蠢蠢欲动,意图不轨。他不能长期停留在外,必须马上归国,以免给有心人可乘之机,让对方钻了空子。

    临行前一日,郅玄在国君府设宴。乐声持续到深夜,与宴众人方才散去。

    酒酣耳热,醉意朦胧,理智随之消融。

    郅玄再度为色所迷,被冷香和酒香萦绕,不知今夕是何夕。

    一夜放纵的结果,隔日清晨,郅玄被侍人唤醒,打着哈欠换上衮服,乘车送赵颢离开。

    一路送到城外,郅玄始终没下车,脸上挂着两只黑眼圈,精神萎靡显而易见。

    原因为何,赵颢心知肚明。

    城民们却一无所知,见国君面色肃然,对南赵侯也无惜别之意,全不似传说中的恩爱,不由得满心费解。由此引发猜测,导致流言频出,一时间众说纷纭,难有定论。

    作为当事人,郅玄在人前满面严肃,回到府内,房门一关,站都站不稳,扶着桌案龇牙咧嘴。

    他昨夜确有醉意,但非不省人事。

    赵颢之所以失控,源头在他自己,怪不得旁人。

    郅玄一边揉着腰,一边坐回到榻上。觉得不舒服,干脆侧身躺下,回忆之前的种种,虽说过格一些,就总体而言,也不算太出预料。

    他必须承认,能看到美人失控值回票价。

    满打满算,他应该算是赚了。

    赵颢离开当日,郅玄无心上朝,决定休息一日。精神困倦,连午膳都没用,直接睡了大半日。

    这让满心期待的厨颇为失落。

    昨夜的宴会,厨们怀着比拼的心思,各自使出浑身解数,送上精心烹饪的菜肴。力求超出同侪,在国君面前出彩。

    让众人失望的是,直到宴会结束,也没等来国君赏赐。

    厨们不死心,隔日早早候在灶下,总算等来传旨的侍人,可惜不是奖赏,而是君上不用午膳。

    侍人走后,厨和帮厨都有些垂头丧气,个别竟生出怨气,口中不乏怨言。

    两名年过半百的厨眼睛一瞪,扫视低落的众人,对抱怨者大声斥责,声如洪钟,将对方骂得狗血淋头。

    “君上何曾亏待尔等?未得赏赐就生怨恨,简直贪心不足,犬彘不如!”

    年长的厨大发雷霆,对众人大为失望,怒其不争,痛骂一顿拂袖而去。

    挨骂的年轻人满脸羞惭,突然明白过来,自己想法跑偏,竟然钻了牛角尖。

    在国君府做事,工钱足够多,甚至超过他们的付出。能得赏赐是意外之喜,不得也是应该。不当本末倒置,心心念念全是意外之财,以至于失去本心。

    不满堆积,恐会滋生怨恨。

    长此以往,岂非成了不知恩义的白眼狼?

    长者的痛斥如醍醐灌顶,令众人幡然醒悟,心清目明。

    知错就改方为正道。

    众人迅速调整情绪,再不想着彼此争锋,专心做好灶上的活才是根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