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重生 > 开国女帝记事 > 第350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50页

    众人心神一震,他们纷纷抬头仰望那些高塔,主公这话是如同他们所想的那样吗?

    姚静笑了笑,她率先进大门,然后走入长阶。

    这一处设有四十二塔拱辰星阵,不过时间有限,目前只修建了中心三塔。

    三塔已经提了字,是姚静的字,分别为'英烈\'功勋和国士'。

    英烈塔一层内,如同医药阁的小柜将塔的空间填满,姚静在最前方的香台前上了三柱香后,方拉

    出一个小柜,小柜有一书简,用的是特殊炮制的竹简,秦时留传于今保存完整的书简也是用此炮制之

    法。

    人分到土地外还可免税役,在这之前,可免税役的只有士族,后晋王还在战后做到大齐盛世最富饶时

    也给不出的抚恤。

    金莳打开一看,虽已猜测到这英烈阁是为何人所建,可看到手中的书简,心中依然忍不住大震。

    因为这书简上书,赫然只是一个小卒,连伍长都不是,李黑头,正平元年殉贵县......

    全天下都只晋王重军人,从她一开始集军之时就给予军人丰厚的军饷等福利,百姓参军,惠及家

    如今要建国了,主公又设了英烈塔可传万世,他们心中震惊之余,转念就敬服不已。这一招,可

    谓揽进军民之心,新朝建成,新朝军队的军人他们心中的信念是新朝大晋,只怕再也没有一将可将一

    军转换为私军。

    放不下了。“

    姚静点点头,肃然道:“他们都是为大晋,为即将到来的太平世道奉献的英烈,孤不能让他们被

    遗忘。而后,我大晋历代战事,不论胜败,只是为我大晋奉献生命的军卒都可留传与此,后世帝王每

    逢大典以祭诸塔为先,祖宗为后。”

    定具体条陈送呈上上来。”

    这般渲染心中哀恸之前溢于言表。

    “这十年间征伐间,多少儿郎埋骨他乡,待征南英雄班师回朝,这座英烈塔许是

    “大晋招贤科举而入朝,也需三祭三塔,方得授官,此为我大晋国律!奚琅,你为太常首官,拟

    奚琅听到主公已称大晋,此为国事,当下拱手道:“臣尊陛下旨意!“

    姚静带着他们将九层塔走完,塔内俱是亡魂英烈,便是一开始对普通士卒感念甚少的金莳,因为

    离开英烈塔,而后功勋塔便是为官员所建,这让他们十二人更为动容在意了一些。

    功勋塔,有着供奉神像,有着史官纪传,这份青史留名,没有任何一个文人能经受住诱惑。

    国士塔,无论王侯将相,还是黎明百姓,只有做出莫大功绩的人才能名列其间,这是唯——座对

    外开放的塔楼,这座塔楼,已经有了人像悬挂与此。

    研究出火药的苏三铁,配出水泥的于北......这些都是身份低下的匠人,可却都被姚静重用,经过

    姚静平定天下的十年里,他们证明了他们所创造的东西都配的上国士之名。

    建北山庶族书院,这位孟岳也都竭力培养学生,十年间,出了无数才学够得上招贤选官的学子,让姚

    静的政务不再过多依赖士族。

    列,国士塔上人满为患的时代。”

    除了这些匠人们,也有儒师孟岳,无视士族名位,已然应允前来南山书院授学,后来姚静在北上

    许善之也被姚静放入期间,数年辛苦,出使西域。

    姚静希望,这座塔可以给新朝带来不断进步的文明发展。

    走完三塔后,他们已然看到还有做工的工人还在修建新塔,姚静叹道:“孤希望英烈塔十年无一

    在场众人心中无不震撼,他们想象这这种时代,那时候,是不是孔子所言的天下大同时代<a 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 class="__cf_email__" data-cfemail="f4cbb4">[email protected]无

    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

    观英雄塔后,姚静带着众人回了晋王府,一切回归政局。

    又和诸臣商议税赋、各种行政等等一切事宜。

    姚静开始让太常着手准备立国祭祀之事,和内政大臣圆满新朝官员制度,爵位制度和功勋制度,

    最重要的,是即将班师回朝的征南大军。

    正平九年二月十三日,姚银书受晋王之旨班师回朝。

    至四月初六,晋王率钦州文武于钦州城外十里相迎。

    五月初九,晋王姚静立国为晋,定年号“新元',改钦州为晋州,后世称其为晋都。

    晋帝封八公,除陈足道和林虞外,皆为征战沙场的大将。

    又封十三侯,秦玉盈为新朝元年唯一的侯爵(明侯封公主了)。也因此,让后世最津津乐道的无

    疑就是江宁侯秦玉盈,她被誉为历史第一女侯,虽明国长公主受封明侯在前,可历史上都只以明国公

    主所称。

    六月,晋帝封生父为上皇,生母为上皇皇后,封长姐为宁康长公主,二姐为明仪长公主,封两位

    叔伯为淳、简二王。姚氏宗亲一族,除晋帝嫡系长辈之外,晋帝皆无封商,令宗族后裔入学,至三年

    后,陆续而封小爵。

    天下所关切的晋帝子女和后宫,却都不见旨意。

    及至晋帝之子女姚乾姚晋六岁,世人所想姚乾无太子之位,姚晋也无公主之尊。

    开创科举之制,拟定十二门学科选举人才。

    七月,晋帝定吏户礼兵刑商农七部分权,废三公以立内阁八辅为朝中中枢,又以招贤为基,礼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