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穿越 > 原来我是渣男[快穿] > 第206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06页

    亏得她们还守着直播,等导播偶尔能扫到叶敛。

    结果叶敛陪女朋友看烟花了。

    更加奇妙的是,网友同样对照到了叶敛女友的衣服。

    【真心相对:瞅瞅这张照片上的衣服,原来这世上真有预言家】

    那个空位的原因清楚了。

    还真是“嫂子”。

    衣服真对上了。

    cp粉闻讯而来,将偶尔被导播扫到的那一两秒截出来,加上叶敛扬唇轻笑的样子,粉红泡泡都不要加。

    仅凭女方露出的眉眼,就能看出郎才女貌。

    当事人没有回应,似乎是默认了。

    元旦过后,石棠的药品专利逐渐下来,繁星娱乐的动作也频繁起来。

    之前的世界叶敛没有经营过娱乐公司,和现在的位置差不多。

    环世乘着全息电影的东风依旧成为了那个世界闻名的娱乐公司,走出国门。

    赵亚文是有想法的,叶敛出手大方,放权痛快,很快就有模有样。

    甚至不用叶敛提醒,赵亚文就提前交给了叶敛他的计划书。

    繁星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指明了。

    叶敛闲来无事,又没有合适的剧本,做回了石棠的后勤保障工作。

    看不下去的邱钦,将自己收到了无数通告堆给了叶敛。

    “你挑一挑,看有没有想去的。”

    叶敛的气运独一无二,不少节目都对他感兴趣。

    但无奈叶敛不想去。

    这次他倒是没有推辞,安静地看起来,让邱钦有些不习惯。

    叶敛的脾气不是不好,相反他就没见过他生气,但这不意味着他是个软柿子。

    相反,主意很正。

    比如上次李导的电影,临时改剧本,他觉得出彩就会接受,至于原本的通告,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叶敛翻了翻这一堆通告,有广告有综艺,最后选出来一本。

    “就这个吧。”

    邱钦先没看叶敛选了哪一本,而是奇怪地问道,“你今天怎么这么好说话。”

    叶敛抬头,“她出差了。”

    邱钦嘴角一抽,他就多余问。

    等他看到叶敛选择的通告,更加无语了。

    “你是真的真要给自己立家庭煮夫的人设?”

    《好好吃饭》听名字就知道干什么的。

    ◎最新评论:

    【太棒啦嘿嘿嘿】

    -完-

    第112章 、被棒打的鸳鸯(11)

    ◎前几天,叶敛在微博上发出了做菜的照片,“贤良淑德”得让人惊叹。

    邱钦觉得自己属……◎

    前几天,叶敛在微博上发出了做菜的照片,“贤良淑德”得让人惊叹。

    邱钦觉得自己属实是看不懂了,叶敛这是想干嘛?平日这么低调,涉及到女朋友再高调都没事。

    在公司做足了沉默寡言的霸总,回家洗手作羹汤?

    这难不成又是有钱人奇奇怪怪的爱好?

    “什么人设?”叶敛皱眉,“我没有人设。”

    “那你是觉得cp粉的数量还不够,想把唯粉都逼成cp粉?”邱钦不理解。

    感情易变,怎么还有反其道而行之的。

    “我们的感情很好。”所以邱钦的担忧不成立。

    邱钦:“……谢谢,我看出来了。”

    有叶敛那张脸,有颜有钱,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感情很难不好。

    “我实在好奇,是什么样的女人让你陷得这么深?”邱钦也不是没谈过恋爱,后来因为他工作忙,感情淡了,自然就散了。

    叶敛;“我没有陷进去。”他很冷静。

    这还不算陷进去,那什么是?

    邱钦不想说话,只觉得叶敛嘴硬。“你什么时候求婚提前通知我。”邱钦现在只有这一点要求。

    叶敛要是先斩后奏结婚,邱钦也不意外了。

    《好好吃饭》节目主打的慢综艺,常驻嘉宾邀请明星好友前往自己家中吃饭。

    这期邀请的就是张导。

    《天下》一轮完播,收视率连破新高,连带二轮播放权都卖出了不低的价格。

    临近过年,各大奖项扎堆举行,张导也算名利双收,正春风得意。

    张导如今也不过三十出头,常年混迹网络,已经不算完全的幕后。

    《好好吃饭》说是走轻松风的综艺,但不可能不在意收视率。

    这些年慢综艺是风口,观众审美疲劳,《好好吃饭》的企划是用美食加明星吸引观众,但效果平平。

    尽管常驻嘉宾楚萧当年就是靠综艺翻身,综艺感十足,依旧收视平平,来看的也就是各家粉丝。

    《好好吃饭》的评级是s+级的项目,收视平平就已经是扑了。

    平台本来是想将《好好吃饭》弄成系列综艺,打造成招牌,采取的也是边播边录的模式。

    目的就是及时调整嘉宾人选,随时根据热度邀请嘉宾。

    想的很远,但现在的收视率显然支撑不住。

    冠名商有四家,每家掏了三千万才挣到冠名权,现在都有意见了。

    可以预见,如果收视率起不来,肯定会被削掉,这从节目组近来邀请的嘉宾人选已经初见端倪了。

    从第一期的一线流量到现在的二三线小爱豆,平台的耐心告罄。

    这已经是在控制成本了。

    平台虽然可惜,但节目多,顶多反思一下这次失败的教训,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下一个节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