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历史 > 金枝 > 第158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8页

    过两天便到了太后的万寿宴。

    崔大家也收到了请柬。

    这次因着有不少小娘子在,太后便存心办得热闹些。

    小娘子们纷纷凑热闹。

    殊不知那黄如晦也有盘算。

    他手里那些小宫娥因着上次行宫里那位宫娥的杖毙而不敢再来向官家献殷勤。

    等到了太后身边,这才寻到了一位急切寻求地位的世家女慎莹洁。

    黄如晦心里甚为满意,背后有世家支撑只怕更稳固些。

    他便与这位慎莹洁计划好了在寿筵上的作为。

    金枝也跟着崔大家去送贺礼。

    金枝收到请柬前不大愿过来,嘀咕一声:“还要去坐一天,累得慌。”

    崔大家笑:“是我连累了你,太后她老人家许是想还礼,又怕我一人坐着闷,就也捎带请了你。你若是不喜应酬,就别去了。”

    金枝却改了主意:“我还是陪师父去瞧瞧,见识见识。”

    她一半不想师父一人,一半却是因着心里有些古怪的小心思,不想输给那些个小娘子们。

    *

    朔绛在人群中一眼就瞧见了金枝。

    本来在人群中百无聊赖的心生了安定。

    金枝抬头起来就见朔绛,他瞧见自己立刻笑了起来。

    四目相对,齐齐微笑。

    金枝忽得心里有了几份踏实。

    **

    小娘子们的寿礼各有心思。

    慎莹洁的贺礼最别致。

    她起身弹奏一曲,且歌且舞,为太后贺寿。

    这部曲子是恭贺四海升平,长者长寿。

    是时兴的曲子,弹奏的难度却很高。

    没想到慎莹洁却弹奏流利。

    而她的舞姿也婀娜多姿,刚柔有致,一看就是下了大功夫准备的。

    一曲结束。

    慎莹洁脸颊绯红:“祝贺太后娘娘年年朝朝皆胜意。”

    太后乐呵呵道了声谢。

    可惜官家侧首与旁边的内侍说话,一点都没瞧过来。

    慎莹洁心里有淡淡的遗憾。

    不过她想,不急在一时。

    官家清理世家,他们慎家一定要成为第一个站稳脚跟的世家。

    她也会成为慎家最有力的匕首。

    崔大家手写了一副“寿”字送给太后,金枝跟着后头,送了一碟自己蒸的寿桃。

    这礼物却朴实。

    在座的小娘子送的不是百寿刺绣屏风就是稀罕的缅甸玉佛,哪里有这样朴实无华的面点?

    黄如晦先在前头阴阳怪气:“您这礼物,有些……”

    朔绛在举杯等旁边的内侍敬酒。

    他没有看向这边,握着酒杯的手却攥紧了。

    黄如晦还要说下去,就听郜嬷嬷笑:“金娘子有心了,这寿桃颇有楚地人的风范。”

    崔大家便也道:“我学生礼物虽不贵重,却是自己亲力亲为亲手所做。”

    太后颔首:“还是崔大家教导得好。”

    一来一去将风波消弭于无形中。

    到了点戏时戏班主捧着戏本请太后点戏。

    太后又问周围的小娘子们想看什么。小娘子们都笑:“自然是客随主便。”

    太后就佯装生气,点了慎莹洁的名字:“我老婆子哪里知道小娘子们喜欢什么?”

    慎莹洁性子大方,这些天甚得她欢心。

    果然她不推脱,大大方方站起来,问戏班主:“你们可有什么拿手戏?”

    戏班主早得了黄如晦的吩咐:“《点江春》、《景阳冈》、《上天宫》皆是拿手曲目。”

    慎莹洁便道:“便都点了罢。”

    太后便笑:“这猴儿倒省事。”

    她打眼瞧过去。

    那位金娘子虽位于座位之侧,却不卑不亢,没有因着受人冷落就上了脸子,也没有因着无人问津就露了自卑。

    倒是个能沉得住气的,太后心里想着。

    不多时郜嬷嬷走到太后身边,小声笑道:“太后娘娘一会可要吃寿桃?”

    她笑得有些意味深长。

    楚地习俗,做婆母的过生辰儿媳妇都要亲手蒸一锅寿桃。

    太后佯装恼了白她一眼:“你个老货话多!”

    郜嬷嬷一脸无辜:“这却是不谋而合,或许真是天意呢!”

    太后说她归说她。

    到底还是从盘里拿起个寿桃掐一块放进嘴里。

    说起来真不错,寿桃筋道,吃起来还有些嚼劲,里头还是豆沙馅儿,一瞧就用了心思。

    说起来今日那么多寿礼,贵重的是买来的,刺绣针线都是寻了技能高超的绣娘所绣,临了收针几针才由贵人们亲自来做。

    真正儿八经认认真真亲自做寿礼的,金枝倒是独一份。

    太后心里感慨。

    不多时,戏班子铿铿锵锵开始表演。

    小娘子们也凑过去热热烈烈瞧了起来,太后看着花团锦簇,心里也生了几份欢喜。

    不多久就演到《点江春》。

    这部戏是新戏,诸人都没瞧过,因而都看得仔细:

    看着看着就觉察出了端倪:这部戏演的是一位被丞相在党争中杀死,

    官员之女为了替父报仇而后隐瞒身份成为了丞相宠妾,最终费尽心思得到父亲冤枉的证据,最终将丞相送入囹圄的故事。

    是宣扬孝顺的本子。

    在座的小娘子们忽得就有些坐不住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