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重生 > 钟娘娘家的日常生活 > 第385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85页

    他主动说起了今日进宫后的事,一五一十的半点没有隐瞒。
    口中提及最多的就是贵妃二字。
    王妃一阵稀奇,闻歌这等年纪的小孩,最是叛逆,教导上还不能轻不能重,王妃平日没少操心,但时常换来的都是他的随意,哪里知道有一日能从他嘴里频繁的提及到别的女子的,叫王妃心里都忍不住泛酸。
    “贵妃就这般好呢?”
    闻歌看了眼他母妃,理所当然的道:“贵妃通情达理,学识渊博,温柔体贴。”
    他真的好喜欢听贵妃说话的。
    他可从来没有这样夸过她这个当母妃的。
    成王妃心里格外不是滋味。
    此时宫中,天子也批阅好了最后一张折子,杨培正在整理,这一日下来,除了一早的插曲,陛下同往日一般勤奋,批过折子,下晌还召了几位大臣议事,同往常并无分别,杨培理了折子,准备等下交到通政司手上。
    冷不丁的,他耳边突然传来一道咬牙切齿,让杨培吓了一跳:“你说,她到底什么意思?”
    一整日了,他还是没想通。
    第181章
    杨培理着折子的手一顿。
    都说女人心海底针,连陛下都不懂贵妃娘娘在想什么,他一个侍监又哪里能猜测到的?杨培陪着笑:“贵妃娘娘心思细腻,奴才着实是猜不到。不过娘娘聪颖,想来是对大殿下太担忧了些,这才换成了更轻便的。”
    “她想用芨,朕不是也应下了吗?她还要如何?”昨日她乖乖巧巧的,闻衍还当真以为她会从那书箱或是芨当中择一出来,谁料她什么都没选,当面答应他,背后又重新做了个布袋子就让皇长子提着去读书了。
    那傻小子,还格外的喜欢这个布袋,欢欢喜喜的去读书。
    昨日他抱着他哭着,说不愿去读书,闻衍可是哄了好一阵,连给了几个保证,松口要给他奇珍异宝都未能叫他动心,岂料被一个简简单单的布袋给收服了,都不用他叮嘱,他就已经对读书上心了。
    闻衍气恼钟萃阳奉阴违,又对儿子轻易屈服于贵妃有些心酸,对这母子两个,天子的一颗心反复的被他们揉来搓去的,最后通通汇成了一句:“杨培,你说皇长子是喜欢我这个当父皇的多一些,还是喜欢他母妃多一些?”
    杨培宛若青天白日被雷给劈中一般。
    他说不出话来。
    这要他如何作答?
    答是皇上,那得罪了贵妃,若是答贵妃,那得罪陛下,陛下文武双全,勤政爱民,果断英武,但在某些方面,那也是小心眼的。
    早知今日他便告假,换人来御前伺候了。
    杨培脑门上都细细密密的冒起了汗,却又不敢擦,只能任由细汗密密麻麻的冒出来,脑子里飞快的转动着,只沉吟了一会,咬咬牙:“要奴才说,这皇长子对陛下和贵妃娘娘却是都亲近的,陛下是皇父,是高山大海,能撑起一片天的,大殿下对陛下乃是敬仰之情,贵妃娘娘自幼照顾大殿下衣食安歇,更重冷暖四时,大殿下对贵妃娘娘乃是孺慕之情。”
    他谁都不得罪。
    杨培一口气说完,也管不着之后如何了,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闻衍听了,只从面上还瞧不出甚表情来,但嘴角却是往上扬了扬,哼了声:“就你会做人,在朕跟前伺候还帮着贵妃说话呢。”
    罢了,连下人都知道他是撑一片天的,堂堂天子,何必跟他们母子两个计较。
    杨培不着痕迹的擦了脑门上的细汗,陪着笑脸,跟他讨饶,却也知道陛下是把这茬揭过去了:“陛下可真真是冤枉奴才了,奴才可没有帮着贵妃娘娘说话,奴才不过是实事求是罢了,陛下乃天子,不止大殿下,连这整个天下黎民,都视陛下为父,指望着陛下撑着这天呢。”
    杨培顿时把这父子之情拔高到了苍生之情上。
    “就你会说话。”
    闻衍虽不喜臣下们拍马屁,过于藻词华丽而忽视实干,但人到底都是喜欢听一听好听话的,杨培做事麻利,也能在该夸的时候说出好话来。
    这也是他能在御前伺候多年,还能得天子倚重的原因。
    翌日,几位伴读入宫时辰便晚上了两刻,等他们到钟粹宫,大殿下也起身了,一起用了早食,这才往崇明宫去,比昨日刚入学的时辰晚了小半个时辰。
    他们到时,旁边殿中的宗室子弟们已经在朗读了。
    钟萃昨日便特意命人跟先生们说过,往后给他们讲学时的时辰往后延一延,等他们到了后,不一会,小顾大人便到了。
    今日的主要课业仍旧是给皇长子开蒙,昨日有开蒙礼,小顾大人给他们讲了许多传世典故,今日便是正式开蒙了。
    他在纸上写下了一个“人”字,作为开蒙第一课。
    这个字简单,却又寓意深远,人,顶天立地,堂堂正正。小顾大人从人开始,由人的诞生,做人的道理,典故等依次给他们讲解,讲述了“人”贯穿在所有事物当中,有好人,坏人,好人得以被赞扬,而坏人则要被律法严惩,自成规矩体统,只有如此才能成方圆,才能有秩序,人们才能得以安居乐业,代代传承。
    将军,书生,贩夫走卒,甚至官员大臣,而这些“人”,当他们赋予了某种身份,他们就要以这个身份为准则,在身份下做一个无愧于心,对得起朝堂子民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