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历史 > 夫君他人傻银子多 > 第237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7页

    “姚氏……”
    张皇后恼羞成怒,“你休要在此狡辩,今日你既是不愿意说实话,一心包庇逆贼,本宫便不能饶了你。”
    “皇后好大的威风,你这是打算要做什么?”
    第120章
    一道威严的声音自殿外传来, 众人一惊忙跪下请安。
    “皇上……”
    隆成帝着一身明黄色的朝服步入太后宫中,他阴沉着脸,并不理会跪了一地的宫人大步走到殿中的短榻上落座。
    “母后, 朕竟不知如今前朝的事也要皇后统管吗?”
    本朝早有规矩, 后宫不可干政。即便当年皇上年幼之时,太后掌管朝政大事, 也是与内阁商议。皇上亲政后,太后更是在后宫重申这项祖训, 不许后宫嫔妃干政。
    如今皇上这般指责皇后,足见他的愤怒。
    依仗着有太后撑腰,张皇后却并不惧怕。
    “皇上,臣妾并未干涉前朝之事,是金吾卫指挥佥事的夫人姚氏对太后不敬, 臣妾命人教一教她规矩而已。”
    “对太后不敬?”
    隆成帝的面色越发黑了, “那皇后说来听听, 姚氏是因何进宫?又是如何对母后不敬的?”
    “臣妾……”
    张皇后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给明蓁罗织罪名。
    隆成帝的目光转向殿中的明蓁, 他沉声道:“你便是陈霖淮的夫人姚氏?起身来回话吧!”
    “谢皇上!”
    明蓁起身恭谨地立在一侧,并没有急于为自己辩白。
    “皇上, 皇后娘娘的话妾身不敢认同。太后懿旨宣召妾身入宫, 命妾身诬告我家夫君乃是逆贼之后, 妾身自是不能答应的。若是因为此事皇后娘娘指责妾身顶撞太后, 妾身不认罪!”
    这几日张太后一直在隆成帝耳边提起当年的旧事, 逼着他治陈霖淮的罪,但都被隆成帝应付了过去。
    他知道太后不会那么容易放弃, 没想到她这么快就对陈霖淮的内眷下手。
    “陈霖淮是朕钦点的武状元, 他救驾有功, 深受朕的倚重。如今朕将他派往淮州辅助景王赈灾。皇后若是贤良,本应为朕安抚好他们的内眷,让他们可以安心在外为朝廷做事。可是皇后你呢?你可还记得你的身份,到底是张氏女,还是我大燕的皇后?”
    皇上的这一番指责很是诛心,张皇后的脸色惨白如纸,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在皇上心中竟是这么看她的,这么多年的夫妻,皇上依旧认为她不堪为后?
    张太后的脸上也涌起一股怒意,她冷着脸质问道:“皇上这是在指责哀家吗?”
    “母后若是非要这么想,朕也无话可说。陈霖淮的身世,朕早有定论。如今我朝内忧外患,正是君臣一心安定四方之时。母后若是真的心疼朕,为我大燕江山社稷着想,更应该支持朕才是!”
    “好!好得很!皇上这是嫌弃哀家碍眼了!你可还记得当初你年幼登,诚王意图谋反,皇室宗亲在旁袖手旁观。是哀家和你舅父一路扶持你坐稳皇位……”
    “母后的意思是朕能当这个皇上还要多亏了张家是吗?”
    隆成帝突然开口打断了张太后的话,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任谁都可以听出其中蕴藏着的怒意。
    宫人被吓得都低着头,不敢发出一丝声音。张太后也愣住了,她怎么也没料到皇上如今对张家的不满已经如此深了。
    “传旨下去……”
    隆成帝不管张太后等人的反应如何,直接吩咐身边的太监:“金吾卫指挥佥事陈霖淮在淮州赈灾有功,特封其长子为昭信校尉,赏赐金如意长生锁一枚……”
    淮州的事还没有了结,皇上便开始封赏陈霖淮的家眷。此事传到百官那里,任谁都可以看得出皇上的态度,他这是下定了决心要护着陈霖淮了。
    张太后的脸色越发黑了,明蓁却管不了这些,只能上前领旨谢恩。
    “陈夫人,如今陈佥事在外赈灾,不能顾及家里。这些日子,你便在家中照顾好幼子,无需像其他诰命夫人一样入宫来请安,朕相信母后和皇后也不会怪罪你的。”
    明蓁未曾料到皇上竟还会有这道旨意,这样一来,她今后就不怕宫中三番五次为难她了。这一次,明蓁是真心实意的向皇上谢恩,在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的护送下,顺利地出了宫门。
    陈家的马车就停在宫门口,姚思礼正焦急地等在车前,见到明蓁安然无恙地从宫中走出来,姚思礼才松了一口气。
    父女二人上了马车,姚思礼这才问起明蓁在宫中的遭遇。
    “爹,放心吧!太后确实是为了霖淮的身世才宣召我入宫的。多亏了您及时求见了皇上,有皇上出面,太后才没来得及为难我。”
    姚思礼听了一愣,“为父并未见到皇上,是宫中递了消息出来,让为父在此等着接你回家。”
    “爹,您是说,我被太后宣进宫的事,不是您禀明皇上的?”
    明蓁很是诧异,她一直以为是父亲收到消息去求了皇上,她才能顺利从太后宫中脱身。如今知道父亲没有见到皇上,那皇上又是从哪里收到消息赶去太后宫中的呢?
    父女二人一路上苦想了半天,也不知到底是何人在暗中帮了他们。姚思礼也只能将这一切都归结到皇上的眼线足够多。
    不过幸好明蓁安然无恙,也得了皇上的旨意不用进宫去受太后的刁难,一家子也就彻底放下心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