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对于此事,赵箓、赵策兄弟二人,倒是表现的全听爹娘之意的模样。赵子殷对此,大摆手,也表示照此办,完全可行。
有此话,杜明月就是开心了。毕竟,要连着娶两个媳妇进门,这等子好消息,杜明月最是大乐不已。
你们兄弟俩的婚事,这揪着有着落了。
这大山、举安、荐安的年岁也不小了。我看,他们三人的婚事,也是必需得安排好了。只是,有一事,我倒要问问你们爷仨的意思。
杜明月问道:李大山母子,暂居咱们家总不是个事情。我琢磨着,既然要大用人家,就得慷慨些。原来嘛,是咱们家经济紧张。现在财政宽松些了。
我看,是不是给李大山家置办个好宅子,离咱们家近些,再是安排一二仆人。也好照顾那李大山的亲娘
这话一出,赵箓点头,回道:娘,大山在战场上,多次救我。他的一片赤诚,这些后顾之忧,是当为他排除掉。
特别是他若娶妻生子,想来,大山的娘亲也能老大宽慰。
对于心腹,赵箓本人是不舍了银钱之类的外物。
只不过,前面的赏钱,就李大山亲娘的节省,那是想攒着给李大山多些家当罢了。既然要给李大山拉媒了,这给安家置宅,就自然就应当了。
箓哥儿的话,也是有道理,便如此吧。
明月,这事情咱们家支钱出来,倒应当。赵子殷同意了妻子和长子的话。
杜明月见此,也是点头。随即,她又是道:李大山的婚事,如此安排。那任氏兄弟俩呢?
他们也是咱家的信重人,这置了宅子,也是无妨。就是他们的身契,这是退与不退?
杜明月这是问了关键的地方。
赵子殷听得这话,就是望了赵氏兄弟三人,问道:你们三兄弟如何看?
赵策望了兄长,见兄长一直没开口的意思,便道:这暂时还是不退吧,待他们立有功劳,再退不迟?
盐业是咱们赵家的关键财源,爹娘,还是自家人用着放心。赵简附合了二哥的话道。
箓哥儿,你如何看?
赵子殷对长子问道。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赵箓良久后,才是开口吐了这一话。
他道:爹娘,咱们家若想成就一翻事业,总得有心气,容了人。儿子看,借着这成婚前,把举安、荐安兄弟二人的身契全退了,换为良民。让他兄弟二人,也是娶了良家的女子为妻。将来,他兄弟二人便是立了功劳,与升个官职什么的,未尝不可。
儿子始终认为,这人得有上进心,得有精气神。
那真正的大本事人,想必心底子里也不需得自卑的。
赵箓这般一讲后,杜明月是一拍双手,笑道:箓哥儿倒是好气性。
策哥儿、简哥儿,你兄弟二人,可得跟你们大哥好好学学。男子汉,大丈夫,就得心胸宽广,放眼量长。
娘,咱家二弟、三弟也是有本事的。赵箓笑了,道:你莫要夸我。我这般做目的,也是希望举安、荐安能甩了心底的那点子疙瘩,真正的成为咱们赵家的左膀右臂,未来也是能成为独领一面的人物。
就像二弟三弟的话,还是自家信重的人,用得顺手和放心。
赵箓在话尾,倒是赞了二弟、三弟的心思。
大哥夸我,我便是领了。赵策扬了嘴角,笑了起来。
赵简见此,也是摸了摸后脑勺,是笑了笑。
哈哈哈倒是赵子殷笑得大声,他道:你们兄弟仨人,要记下一个道理,一根筷子,易掰断。一把筷子,难折弯。咱们赵家将来如何,完全看你们兄弟是不是同心皆力啊。
谨记爹的话。
赵氏三兄弟是异口同声的应道。
第135章
长兴八年,大幽朝天福二年的金秋十月。
杜明月是努力的拉了红线, 要给李大山、任举安、任荐安这三个赵家的嫡系晚辈, 是各自谋了一门姻缘。
这打头先说的亲事,自然就是李大山这个长子赵箓身边的得力人。毕竟, 李大山有真本事, 而且也是战场上, 长子的最有力保障嘛。
李何氏是暂居了赵家, 所以, 杜明月就是让丫鬟去请了这位比他年长的妇人来如意堂说话。
若说李何氏是一个会看人眼色的。特别是这些年里, 赵家对他母子二人的帮扶。这李何氏心头若说不感激,那就是骗人的。
至于说, 赵家的大少爷赵箓升了正五品的官,李何氏心头自然也是羡慕的。奈何,她的儿子本事是有,就是口吃。这是一大缺陷。所以,李何氏才会一直对儿子叮嘱了, 要努力的追随了大少爷。
毕竟,一个当不了上位者的人,那就选择一个靠山,附尾其后。
这便是李何氏与儿子的生存法则。
赵宅, 如意堂内, 李何氏给杜明月福了礼。杜明月乐呵呵邀了李何氏入坐。
今个儿来,就是我已经为大山这孩子谈了一个好对象。不过嘛,就是我的个人意愿。还要看男女双方是个什么想法?杜明月起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