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穿越 > 为人民服务[快穿] > 第794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94页

    众人吵吵嚷嚷了半天,可算是达成了一致。薯片不要粮票,7毛钱一斤,直接称重卖。
    唐安妮觉得很新鲜,她从来没称过薯片,她吃的都是小袋包装好的。不过她相信自己的同伴,因为论起对这片土地的了解,她肯定比不上他们。
    “那就开始卖吧。薯片摆的时间长了,也不好。”
    众人开始摩拳擦掌,计划如何销售薯片。
    因为现在农村穷,社员的购买力极为有限,光在本公社卖是肯定不现实的,必须得对外发展。
    “咱们先每人都寄些回自己家,如果家里那边有人要的话,我们就直接大批量的发。”
    唐安妮福至心灵,想到了一个关键点:“工会,如果你们家有人在工会或者有熟人的话,可以将薯片当成福利发给工人。这样我们每次就能多发些货了。”
    大家纷纷点头,认为这招可行,还夸奖唐安妮:“你真是厉害,连这都能想到。”
    唐安妮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不是她想到的。是她听伯伯说过的。以前伯伯在的那个公社熬糖酿酒,产出多了,就靠着县里的工会消耗,两边都得了方便,完全是双赢。
    她兴冲冲道:“我们也卖到县城去吧,县里有工厂,大家应该会对薯片感兴趣。”
    对,她要去找县领导,她是国际友人,她回国寻根,她在农村支教。就像伯伯说的那样,她是一个典型人物,她应该学会好好运用自己的身份,为自己做的事铺路。
    众人点头。
    这个思路对。
    想要卖出价钱来,想要有稳定的销售,现在指望本地农村不现实,还得靠城里。
    不过,在公社供销社买没牌子也就算了,到了县城好歹得有个名称吧。总不能光秃秃的就两个字:薯片。
    总觉得哪儿怪怪的。
    唐安妮趁机询问大家的意见:“那你们觉得应该叫什么名字?”
    这会儿大家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他们还是头回吃到正宗的薯片呢,连取名字都找不到思路。
    他们连着起了好些名字,不等唐安妮否定,就自己先摇头了。
    不好,怎么听都怎么怪。薯片这么洋气的东西,对他们的名字一叫,感觉瞬间就变成了土蛋蛋。
    唐安妮虽然不觉得土蛋蛋有什么不好,但大家都说这吸引不了顾客。为了经济建设着想,她决定还是尊重大家的意见。
    东西好不容易做出来了,再找到了销售渠道,却因为名字不好听,漏了关键的临门一脚,那未免也太亏了。
    她自己也不知道该取什么名,最后没想到还是伯伯给她出的主意:“这不是你从美国带回来的玩意儿吗?那就起名叫美国薯片好了。”
    即便唐安妮知道电话那头的伯伯不可能看到自己,但她还是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这怎么可以?这是中国薯片。是中国的土豆中国的油中国的工人做出来的薯片。”
    伯伯哭笑不得:“可生产线是从美国引进的呀,你做薯片的方法也是从美国学来的。管它叫美国薯片,不算错。而且你想想看,大家是不是对美国充满了好奇?如果是从美国来的新鲜的东西,大家会不会想尝鲜?新生的事物,只要有人好,它就有发展空间。只有这,它才能一步步壮大。”
    唐安妮勉为其难:“好吧,就叫它美美美国薯片,美国薯片只是它的食物名称,就好像北京烤鸭一样,全聚德才是它真正的名字。”
    伯伯哈哈大笑:“北京烤鸭可不止一个全聚德。你等着,等你忙完了手上的事,我也放假的时候,我再带你去北京转转,我知道有的店名气不大,可烤鸭同样好吃,而且还便宜。”
    可惜唐安妮没时间,她现在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几个人来用。一个在学校给学生上课,一个在工厂盯生产,还有一个在外面跑销售,每一个都不可缺少。
    第166章 唐安妮接受采访
    有生以来, 唐安妮头回接受记者采访。
    作为唐家大小姐,纽约社交圈的名媛,她当然对媒体不陌生。每年春节时, 作为华人上流社会代表,她经常跟父母家人登上华文杂志的刊面,做出其乐融融的和睦大家庭的模样。
    甚至有好几回, 还有华文电视台的节目到她家进行拍摄,因为唐家有条件过原汁原味的中国年。
    但她从来没接受过采访, 她只是要全程保持阳光灿烂的笑容, 来配合无忧无虑负伤家庭成长的千金大小姐的形象就行。
    负责出面开口的人基本上是爸爸, 偶尔也会有哥哥和妈妈, 反正永远不可能是她。
    她也庆幸自己工具人的身份。全纽约的社交圈都知道她爸爸在外面有另外一个家庭。在这种情况下, 她还要对着镜头吹嘘爸爸妈妈有多恩爱,家庭有多和睦?那未免太为难她了。
    她还是乖乖当好背景墙吧, 对得起自己每个月拿到手的零花钱就行。
    等到了中国, 尤其是她决定下乡支教之后, 因为她的特殊身份,不管是电视台还是报社的记者都对她很感兴趣, 三番五次提出想要采访她。甚至有人先斩后奏, 直接找到村子里, 要给她做专访,都被她拒绝了。
    不是她有镜头恐惧症, 从小被拉出去上进的人面对再多长.枪短.炮都无所畏惧。
    也不是她认为跑到乡下来支教其实很丢脸, 不愿意被人,尤其是自己的朋友们知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