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18小说

手机版

PO18小说 > 重生 > 好女难嫁 > 第188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88页

    蜀王好生可怜!
    第84章 何谓光明正大 探吏
    蜀王的后事, 已被徐知安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了。
    蜀王这个人,是很贪婪,但说他有谋反之心, 那是万万没有的, 但是,坏就坏在,他与官员们有了勾连。
    一介蕃王而己, 私产比皇上的私产还多,又与当地官员勾结有牵连,还能调动地方督军衙门即使他没有不臣之心, 怕是有些人也会说他有不臣之心。
    在徐知安这里, 他上任后定会多有掣肘, 一为蜀王, 二为府官,三为百族山民,而蜀中形势又太复杂, 王府跋扈贪婪, 官员们不做实事,山民又野蛮不知礼数, 虽叛乱程度不如云贵厉害, 但前事引子早已铺下,再这样下去, 山民叛乱也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 来此之后的首要事情就是,掐了叛乱的苗头。
    不过在畴谋上多费些心思罢了。
    一是压下蜀王的气焰,二是收笼山民之心,三则, 以山外之事胁于众官之威,手段么,说不上光明正大,恐如今,已有许多人说他是诡计多端了。
    如今朝官,俱是理学出身,在朝时会因政见不合而彼此攻讦,或是不顾体面的在朝上大打出手也有,不过这些行事,都是坦荡荡正大光明的,少有人在阴暗处搞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
    因为在官员心中,在暗处搞事或是耍阴谋诡计都是阉宦们的作风。
    持圣贤书的读书人,不屑与阉人奸宦为伍,也不屑搞些阴谋诡计。
    但徐知安这事办的虽有功,却失于光明正大。
    叫玲珑说,屁咧,满朝也找不出多少干实事的官员,矫情起来倒一个比一个厉害,什么叫阴谋诡计,什么又叫光明正大?
    为已之私耍的心计那才叫阴谋诡计,为天下民耍心计,这就叫光明正大。
    民为大,为民所谋的事项,就是光明正大。
    徐知安呵呵直笑,然后将玲珑拥怀里,所以,他如此累,却仍满足非常,有她相知,此道就不孤。
    他瘦了很多,胸前的肋骨都快根根分明了,江南事,他殚精竭虑了一场,未曾歇一歇,便马不停蹄的直奔南浦,偏又遇了这样的事,虽解决了此事,为了与山民搞好关系,他不得不与山民们一样的风餐露宿,还要辗转于各条路间,调度分派各项事务,如此不间断的劳碌,就算是铁打的人也熬不住。
    玲珑抚着他的背脊,心里又酸又疼,想埋怨他怎么不好好保重身体,又知怨无可怨之处。
    不出门,不知道百姓生活的有多苦,天灾人祸层层压下来,百姓们最大且最真实的心愿就是:吃一顿饱饭,活过这个冬天。
    既做了官,就不能让治下的百姓饥寒交迫,朝不保夕,他人微言轻,初来乍到,威望不足,只能亲力亲为,只能尽力给本地百姓谋个活路。
    徐知安是累狠了,头沾到枕上,没几息就睡着了,玲珑却是左思右想的睡不着,后来干脆披衣起身,取了纸笔,开始画工具图。
    她能做的,着实不多,能帮多少就算多少吧。
    早上,玲珑使贺嫂子出门买些羊肉来,若有豖肉,大肉也使得,总归是补身体用,是肉就成。
    半晌,贺嫂子果然买回来五六斤的大肉,却是野猪肉,猎户兄弟俩猎了一头半大野猪,处理出来,统共三十来斤,贺嫂子割了一条后腿肉回来。
    好在这猪不大,臊味不明显,切了片用辣椒花椒炒了,很是下饭,衙里人多,五六斤的肉,和着酸菜,炒了一大锅,一顿就吃完了。
    下晌里,又有人家给老吏送来几只竹鼠并一只狗獾换粮米,竹鼠活着,獾却死了可这玩意儿,贺嫂子还真没弄过,一时不知如何下手。
    老吏倒利索,倒挂着剥了皮,扔水里浸着,浸过两天才能弄来吃。又说这东西也就皮子好,肉也臊的很,要用冷水浸两天,煮时再氽几次水,再用重料炒了之后才能掩住獾的臊骚气,吃它,可费功夫。
    不过这东西和狗肉一样,吃了驱寒养胃,费功夫就费功夫,做好了味道也不错。
    贺嫂子便不沾手,只管让老吏做。
    后世的人因惧于鼠疫等病已经不吃这些东西了,但这里,没人说过这些玩意儿身上有病,即使有人说了,为着一家老小的肚子,该吃也得吃。这且是体面的,没将田鼠青蛙虫子蚂蚱送来呢,平常人家,就算是逮住一只麻雀也舍不得放,大小是口肉呢,用火烧一烧,一口就塞进嘴里,连头带骨全嚼进了肚里。
    老吏放出话来要收些肉食,附近的人就时常送些野物来。除了山鸡鹌鹑外,最难逮的就算竹鼠了,竹鼠肥嫩,算是很珍贵的肉食了,所以山里人家一逮到它,忍下馋意,一路挑着到了州衙口,就想换些够一家人多吃几顿的米粮。
    竹鼠好拾掇,老吏剥了皮洗干净血水后就递给贺嫂子,贺嫂子红烧了一小盆,给老吏送去一小碗,又给出门办事还没回来的徐大船留了一小碗,剩下的都送去衙里。
    徐知安也不得闲,回家来只歇了半天,天将明,他就去了前衙,在山里搁了许多天,还没来得及捋清州里的公务呢。
    去了才知,州衙内政可清闲,该知州管理的事、不该知州管理的事,全都落不到知州头上。
    山民的事,各族各寨就有决定权,人家虽说是朝廷管制下的百姓,但自许多年前,就己经有了自治权。汉民百姓,蜀中虽闭塞,豪族世家却多,凡氏族中人,都由氏族族长与族老来管制,他们只守家规族律,对朝廷的律法一概不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